“既要物质富足,也要精神富有”这是《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梳理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重要论述。他强调,“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究竟有没有捷径可循?我变得更加茫然,我想去安慰任何人,即使自己仍没有走出那个怪圈。渡人难渡己,佛陀也会感到为难。内心淤积的苦闷需要排遣,目睹现状后的愤懑需要发泄,始终保持着一颗坚定的心,不管是对的还是错的,坚持下去起码还能落得个有始有终的美誉。
在这方面,从苏东坡(当然还有诗人屈原、陶渊明、杜甫等)到鲁迅、茅盾、老舍、巴金、赵树理、孙犁等做出了很好的榜样。当然,作家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他们也要生活,但是,至少总该公私兼顾,不得此失彼,力求文如其人,自我利益与社会功能的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