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曹雪娇近日,高层建筑起火后如何逃生备受关注。短视频平台上,一种名为“高层逃生缓降器”的自救逃生设备引发许多网友的关注:将绳索的安全钩挂在预先固定好的固定架或者支撑物上,再将绳索另一端的安全绳套于腋下收紧,便可沿着绳索从高层居民楼平安抵达地面。高层逃生缓降器靠谱吗?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南京雨花台区“2·23”火灾事故发生后,短视频平台上一款名为高楼缓降器的逃生设备火了,不少博主称使用这种装备,在大火封住逃生通道时,非专业人员也可以用这种设备从高层跳窗逃生。但有不少市民担忧,高层逃生用这种装备靠谱吗?
据福建省福州市政府网站1月31日消息,福州市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福州市消防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当天印发《福州市九小场所“清障、开窗、配绳”消防安全治理技术导则(试行)》规定,二层及以上的培训机构等“九小场所”设有应急窗的,应配备逃生绳、逃生缓降器等辅助疏散逃生器材,其中逃生绳应
随着公众对高层建筑火灾逃生关注度提升,不少网络达人和商家开始推销高楼“逃生神器”,声称可以在高层住宅发生火灾时保平安。这些“逃生神器”靠谱吗?关键时刻能保障我们的生命安全吗?记者在购物平台搜索“高楼逃生神器”,发现这类产品价格悬殊。便宜的逃生绳只要几十元,而贵的缓降器要上千元。
火灾“杀手”排行榜第一名:电路。电路超负荷、短路都可能产生火花,足以引燃木头、地毯甚至包裹电线的绝缘层。特别是夏天或者冬天的用电高峰期,线路发烫、出现异味都是超负荷的表现。第二名:厨房烹煮。烹煮时,锅中热油易溅出,在无人照看的情况下非常容易引起火灾。
随着公众对高层建筑火灾逃生关注度提升,网络上不少商家开始推销高楼“逃生神器”,声称可以在高层住宅发生火灾时保平安。这些“逃生神器”是否靠谱?记者网购了一些包括安全绳等热销的产品,找到专业消防人员进行验证。
“以前我们小区一到晚上6点左右,电动自行车充电棚就停满了,夜间私拉乱接、‘飞线充电’现象很普遍。如今,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规范多了,也更安全了!”近日,家住分宜县黄金水岸天悦小区的张女士对前来回访的分宜县消防救援大队消防监督员许亮说。
今年,多地发生多起火灾,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市消防救援支队支队长姜大宁认为,消防安全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群众火灾逃生自救能力缺失、违规用电用气用火行为频发是这些火灾中暴露出的共性问题。青岛市消防救援支队支队长姜大宁在协商现场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