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739年,中国正处于清代乾隆四年,这一年也可谓乱世之年,世界上发生了许许多多的大事件,有些对整个世界都是颇有影响的。在我国北方被称为太阳升起的地方—阴山南麓、长城脚下的内蒙凉城,诞生了与百姓健康生活息息相关的鸿茅药酒,近三百年来,一直影响深远。
【意大利新增1739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意大利累计确诊增至199414例】央视新闻客户端4月28日消息,截至当地时间27日18时,意大利24小时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739例,累计感染199414例,累计死亡26977例,单日新增333例,累计治愈66624例,当天新增1696例
据日本NHK电视台报道,当地时间11月14日00∶00至23∶30,日本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新增1739例,连续3天创单日新增确诊病例最多纪录。累计确诊病例达117267例。死亡新增3例,累计达1888例。
《约翰生传》,[英] 詹姆斯·鲍斯威尔著,蒲隆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23年4月出版,1800页,698.00元说十八世纪的英国社会浓缩在《约翰生传》里,这并不夸张。蒲隆先生的中文全译本准确、流畅,大量注释更是很有帮助。它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兼备史料功效。
作者:王彬(鲁迅文学院研究员)在北京的东城区,从东四到北新桥,有若干城市的地标性质建筑,在这些建筑周围,衍生出不少以其为称的胡同,这些胡同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有趣的是,这些衍生的胡同名称,却在这些地标性建筑消失以后才出现,比如东四牌楼以北、北新桥以南的几条胡同。
明清时期,兴济减河是分泄南运河洪水的重要河道。因始于河北省青县兴济镇,故名兴济减河、兴济引河。此外,该河还有北减水河、减水闸河、娘娘河等称谓。按明嘉靖《兴济县志》记载,兴济减河挑挖于成化三年(1467年),但此河启用不久,就因堤岸崩塌、淹侵民田而废弃。
新华社北京9月16日电 题:杯具外的悲剧——清乾隆金瓯永固杯传奇。2020年故宫博物院“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上,展厅的C位,是一只巧夺天工、流光溢彩的金质酒杯。酒杯高12.5厘米,口径8厘米。整体呈“鼎”型,象征社稷稳固、江山鼎定;
来源:【新甘肃】【馆长说文物】天水伏羲庙匾额中蕴藏的文化内涵甘肃日报特约撰稿人 刘玉璞天水伏羲庙又名“太昊宫”,是一座专门祭祀中华人文始祖太昊伏羲的明代建筑群。现存建筑建于明成化十九年(公元148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