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正值英国艺术家大卫·霍克尼(David Hockney)80岁之际,伦敦泰特不列颠美术馆(Tate Britain)在2月9日推出回顾展,对其60年的艺术生涯进行全面的梳理和展示,面对这位一直在变的艺术家,如何让公众读懂他,这对策展人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从伦敦到洛杉矶的环境
02:20视频:徐明徽 薛松(02:20)大卫·霍克尼(David Hockney),英国最知名的艺术家,也是在世最贵的艺术家之一,被称为“英国艺术教父”。澎湃新闻获悉,6月18日,大卫·霍克尼的大型个展“纸间漫行”在上海艺仓美术馆拉开帷幕。
1985年至1986年间,有一位艺术家创作了一件作品,名为《不做艺术》(No Art)。在这一年间,这位艺术家不谈艺术,不看艺术,不读艺术,不进入画廊或博物馆等艺术场所,只是生活一年。(看到这里是不是想说,这也能算一件作品?
在专业绘画领域里,无论要走哪一类风格的画家。在绘画材料的选择上,很多人似乎更倾向于选用油画材料。而在众多的人物创作里,人体油画的高境界绘制,也是最考验画手们,造型基础的一个时刻,但真正画出一件写实,且独具美感的写实人体油画,除需要绘画基础,更需画家对于画面美感的全方位把控,可当这些条件都具备时,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既逼真又具有艺术美感的画面,却被部分人不理解:“画那么像,和拍照有什么区别?”
人民网伦敦12月28日电 (李玥、余颖)作为一名资英国水彩画艺术家,大卫·帕斯凯特却格外钟情于刻画中国社会丰富多彩的生活风貌。自上世纪80年代起,他经常前往中国旅行和进行艺术创作,他的多数创作灵感来源于中国。
■ 格瓦拉从“遇见拉斐尔”到“对话达·芬奇”,近年来打开各大城市的热门逛展清单,“文艺复兴”和它的关键词不时跃入视野——佛罗伦萨、罗马、威尼斯、米兰;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即使是对西方艺术史知之甚少的人而言,它们也并非完全陌生。
雅克·路易·大卫(Jacques Louis David, 1748—1825)是18——19世纪法国绘画古典派的,或者更确切点说,是革命古典派的画家——有人这样说,是把他同十八世纪的法国古典派加以区别,因为大卫的创作是以古典派的画法,不是为封建王朝而是为法国大革命服务的。
作者:姜莉芯展览:率真与真实——卡拉瓦乔的艺术世界展期:展至2025年3月底地点:国家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推出的展览“率真与真实——卡拉瓦乔的艺术世界”不同于以往的地方在于,它是借由文物修复师的视角围绕一幅作品而展开的。
Hubert and Jan van Eyck - The Ghent Altarpiece ,1432,Oil on wood, 350x461cm,Cathedral of St Bavo, Gh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