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观众对陕西秦腔名家李东桥相当熟知,而且越来越钦佩。这是因为他自12岁开始学艺,主工文武小生,至今40个春秋,创作、演出了从《千古一帝》《太尉杨震》到《杜甫》、《西京故事》等众多光彩照人的秦腔艺术形象,而他自己已成为秦腔剧种实至名归的标志性人物。
李东桥:男,汉族,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人。生于1961年12月26日。自幼出生一个农民的家庭,和睦,家里人都幸福的一家人。父母亲生育了七个儿女。五个儿子,二个姐妹花,五个儿子,老大桥娃,老二军桥,老三东桥,老四通桥,老五永桥。父亲喜欢秦腔。
西部网讯(记者 敬泽昊)11月2日,作为第十届秦腔艺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半世晨晓——李东桥从艺50年演唱会”在西安易俗大剧院鸣锣开场。李东桥1974年开始学艺,扮相俊朗潇洒,嗓音圆润厚实,唱念做打俱佳,被誉为“秦腔王子”。
3月17 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陕西省共有23位传承人入选,涵盖传统戏剧、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等多个领域。这些传承人凭借精湛技艺和对传统文化的坚守,成为陕西非遗保护与传承的中坚力量。
长篇小说《都市挣扎》是陕西省委宣传部重点扶持作品。陕西省第二届艺术科研奖获得者,有百万字的学术论文在国家级和省级学术报刊发表,专著《秦腔音乐创作探微》和散文集《那年那月那天》分别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和三秦出版社出版发行。
粤剧《文成公主》、秦腔《诗圣杜甫》、《郝士超折子戏专场》、越剧新版《梁山伯与祝英台》、越剧《唐琬》、昆剧《瞿秋白》、京剧《石评梅》、黄梅戏《共产党宣言》、民国知识分子戏剧《春逝》、大型民族舞剧《醒·狮》…
中新网西安1月21日电 (阿琳娜 苏朋)和美乡村健康跑、城市运动公园看演出听秦腔、非遗体验展示……春节前夕,西安市鄠邑区大街小巷年味十足,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文旅消费注入新动能。临近春节,一场场充满古韵新潮的艺术嘉年华陆续在鄠邑城市运动公园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