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内的工作人员都有一个切身的体会,那就是“一把手”拥有绝对的话语权,说一不二。就算是非体制的人,通过了解纪委的通报也会发现,一般单位的“一把手”都有一个典型特点:嚣张跋扈、说一不二,喜欢搞一言堂,结果就是滥用“一把手”的权力,大搞权钱交易,最终酿成“一把手”变成“一霸手”的丑闻。
序一 看了吴向京先生的《绩效心法》样书颇有感触:一是向京作为一名企业的中层干部,能持续十七年在实践中反思一种管理行为和管理理论,并作超出自己所在企业、行业,甚至企业这种组织形态的系统思考,形成自己完整的认识和方法体系;二是绩效管理已经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社会,但实施的效果
建立组织机构框架,明确责任分工,时常开会讨论相关专业问题,责令专业人员整改专业问题,协调各方面待遇和工作内容,不能把全部责任都揽到自己肩上,一把手的作用更多的是协调监督检查,有所作为,人的自觉性是非常差的,如果没有约束,公司将是混乱不堪的机器,运转不起来。
图为近日,中国大唐纪检监察组工作人员在研判问题线索。赵朋 摄“到今天也还在后悔。”吉林省纪委监委留置中心里,一名身着灰衣、年近花甲的男子声泪俱下,他是中国大唐集团江苏发电有限公司、安徽发电有限公司原专职董事沈刚。
如今,“躺平”一词走红网络,“躺平干部”也成为了干部消极怠工的代名词,很多“一把手”因为怕犯错、怕担责,因而寻找到的应对措施就是少干事甚至不干事,可我们要知道,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一旦“躺平”势必会影响一个队伍整体的“战斗力”和“竞争力”,甚至会影响一个地区的发展。
新华社北京11月20日电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健全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配套制度。”这是加强对“关键少数”监督、提高监督质量和实效的必然要求,是进一步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督制度、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