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社保建立个人账户之前离开企业的员工,视同缴费年限不能被认定。第二个前提条件是:参保者调动工作的原因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十条的规定:劳动者非因本人原因调动工作到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原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与新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才可以合并计算为劳动者的工龄。
计算养老金待遇的时候,我们常会看到一个词,那就是视同缴费年限,实际缴纳年限大家都懂,就是实际缴纳社保的年限,很多人其实对于视同缴费年限没有概念,其实视同缴费年限也是计算养老金待遇比较重要的一环,那今天小编就来跟大家讲讲视同缴费年限是什么?对养老金有什么影响?怎么认定?
不管是在办理退休待遇核定的时候,还是自己进行养老金测算的时候,我们都会看到一个词,视同缴费年限,很多人对视同缴费年限不是很理解,其实用大白话来讲,视同缴费年限其实就是养老金保险制度实施之前国家承认的连续工龄或工作年限,可以视同为职工个人缴费年限。
很多人在办理退休的过程中,都有一部分的视同缴费年限,而视同缴费年限,实际上往往是没有实际缴费年限的过程,最终就是按照视同缴费年限,来确定过渡性养老金的待遇,那么视同缴费年限的缴费指数,通常情况下是能够高达140%,也就是我们所说的1.4的系数,而实际缴费年限缴费系数仅仅只有1.0,也就是100%,二者之间为什么会产生差异呢?
国企单位职工,如果查询到自己97年及之前单位和个人缴费均为零的话,结果会有两种。第一种是:该参保者所在地的社保,97年的时候还未开始实行全员统筹,也就是还未开始建立个人账户。因此该参保者97年之前的社保缴费,单位和个人均为零。因为社保统筹时间最晚的年限是98年。
交社保,老是看到实际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累计缴费年限、连续缴费年限,这四个缴费年限到底都指的是什么,有什么区别,你都清楚吗?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详细来说说,一起来搞懂一下!1、实际缴费年限:这个其实是很好理解的,就是按照规定足额的缴纳的社保费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