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柳宁馨,吴文汐,实习生杨毓 杭州、武汉报道2024年,万亿GDP城市或断档,徐州、温州、唐山、大连、沈阳等五座准万亿之城晋级仍有较大压力。上一次万亿之城扩围是在2023年,烟台、常州携手冲线,让万亿俱乐部城市增加到26座。
2025年1月15日,上海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召开,上海市市长龚正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预计全市生产总值(GDP)增长5%左右,城市经济规模进入了5万亿元以上的新阶段。这意味着,上海成为中国首个GDP突破5万亿元的城市,也成为全球经济规模最大的五大城市之一。
据“上海发布”1月17日消息,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4年上海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3926.71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0%。其中,按照我国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和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2023年上海地区生产总值修订为51404.47亿元。
不少城市2024年的经济成绩单已陆续揭晓。一个被热议的焦点话题是,过去一年,GDP万亿城市俱乐部是否扩容了?2023年,在二十六座GDP万亿城市之后,有六座城市的GDP处于8000亿元—1万亿元区间,它们可以称得上是“准万亿城市”。过去一年,它们的表现到底怎么样?
2018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当时长三角仅有6座GDP万亿城市,分别为上海、苏州、杭州、南京、无锡、宁波;时隔5年,至2023年,长三角已有9座城市跻身“万亿俱乐部”,新增南通、合肥、常州三城,在全国26座万亿城市中占比超1/3。对长三角而言,这还不够。
GDP破万亿,人口破千万,近年来,“双万计划”正成为大城市竞争的基石。各大城市轮番上阵“吸星大法”,加快人才引进,扩大影响力,从而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长三角人口千万大城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经济活力最旺盛的地区,其坐拥9个万亿城市,地区生产总值占据全国约四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