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毕业后考公,不少高校“投其所好”,开设了公务员相关的微专业。2020年,黑龙江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开设“公务员知识与技能”微专业,旨在为计划进入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工作的学生奠定知识基础与技能保障,成为“吃螃蟹”的第一批高校。
近些年,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服装学院等高校相继上新“微专业”,北京林业大学开设的3个“微专业”也迎来首批新生。记者走访发现,这些课程人气很旺,上班族成了课堂主力。 所谓“微专业”,是指在大学本科专业目录之外,围绕某些新兴的职业领域,以职业能力和素养培养为导向设置的专业。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今(17)日,上游新闻记者从重庆市人力社保局了解到,由西南政法大学和中国重庆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发展研究院共同建设的“人力资源服务微专业”于昨日在西南政法大学正式开班。这也是全国首个系统培养人力资源服务领域本科大学生的微专业。
【各抒己见】作者:李 颖(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教授)6月14日,《光明日报》教育周刊刊发的《以高质量终身教育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一文提出:终身教育体系要承担起时代赋予的新使命,引发了笔者对终身教育的思考。
华龙网讯(记者 姜念月)3月16日,由西南政法大学和中国重庆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发展研究院共同建设的“人力资源服务微专业”,在西南政法大学正式开班。这是全国首个系统培养人力资源服务领域本科大学生的微专业。“微专业与选修课、第二学位有所不同。
来源:重庆日报网重庆医科大学“生物质谱检验技术”与“数字医学检验技术”微专业特色班学生在企业上课。(学校供图)无人机技术与应用、儿童营养与食育、文化创意旅游……今年春季开学以来,在渝高校相继开设微专业,总数超过30多个,涉及多个学科。什么叫微专业?为什么开设微专业?
原标题:高校微专业正逐步实现“小而美”近几年,越来越多的高校试点办起了微专业,虽然微专业证书并非学历证书,也不具有学位授予资格,但依然吸引大量学生报名修读。那么,微专业究竟有何独特魅力,能否真正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成为未来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来源:【人民日报】丰富多样的微专业课程,为人们拓宽视野、提升自我、丰富生活提供了新的选择前不久,北京林业大学开设的自然教育微专业迎来首批新生,54名学生中有35名来自校外。按照课表安排,周末的一天里,学生们会学习自然环境解说、遗产保护与传承、自然教育资源学等11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