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带你乐享河北##我是大美河北推荐官##微游河北##河北文旅看图识景#大运河在中国历史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承载了宝贵的文化记忆。大运河衡水段原为黄河故道,九河下梢,河汊众多,后经历代人工开凿,逐渐演变形成。衡水运河段作为大运河重要的流经地,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点。
大运河衡水段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项目专家论证会现场。 齐红雨 摄中新网衡水7月8日电(崔志平 王鹏 李洪儒)8日,大运河衡水段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项目专家论证会在河北省故城县举办。多名专家就大运河衡水段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项目展开论证。
“双争有我”中国大运河衡水段摄影作品展现场。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李珊珊 摄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 李珊珊 通讯员 李玮)6月7日,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即将来临之际,“双争有我”中国大运河衡水段摄影作品展在衡水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开展。市民观看摄影作品。
中新社衡水10月16日电 (赵丹媚 崔志平 黄建)河北省衡水市文物保护部门16日消息,由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衡水市、故城县文物保护部门组成的联合考古队,于去年4月到今年7月对隋唐大运河永济渠故道开展调查勘探,发现一处唐宋遗址群。7月8日,专家实地踏勘遗址群夯土墙。
悠悠衡水钟灵秀顺运河一路南下,来到大运河冀鲁交界的衡水。运河并不流经衡水市区,而是一路自北向南依次穿过衡水东部的阜城县、景县和故城县。其中,故城县运河段11公里和景县运河段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段。著名的“千年运河第一湾”便在故城县内。大运河故城段全长75.
根据水利部《京杭大运河2025年全线贯通补水实施方案》要求,省水利厅及早部署,抓好统筹,加快推进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和引水工作。2月中旬,我省沧州、衡水全面启动大运河引水灌溉,计划持续至6月底,与往年相比启动时间早、历时长,预计引水量2.
本报石家庄3月14日电 记者陈元秋、耿建扩近日从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经过一年的勘察工作,考古工作者在大运河永济渠衡水段共发现隋及隋以后文化遗存85处,其中包括故城县唐宋武城城址、阜城县唐代景州州城弓高城址、景县唐宋安陵城等多处围绕运河航道的古代地域性中心城市遗址或线索。
大运河文化旅游带:亦行亦游 探寻流动的文化——体验河北五大旅游带③9月21日,京杭大运河沧州段碧空如洗,美不胜收。河北日报记者 张 昊摄“夜半不知行远近,一船明月过沧州。”清代诗人孙谔一首《夜过沧州》,描绘出沧州的运河美景。一船明月,亦行亦游。
悠悠运河通南北绵延文脉承古今中国大运河滋养着两岸百姓孕育着灿烂文化大运河包括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大运河三部分全长3200公里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和浙江8个省(直辖市)大运河河北段是中国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长530多公里包含北运河、南运河、卫运河、
河北扎实推进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十年蝶变,悠悠运河绽新颜图为京杭大运河沧州城区段。(本报资料片)河北日报记者 张 昊摄“过去一年多,我们围绕大运河永济渠衡水段勘察取得了丰硕成果,共发现隋及隋以后文化遗存85处,其中故城县42处,景县23处,阜城县20处。
河北扎实推进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十年蝶变,悠悠运河绽新颜图为京杭大运河沧州城区段。(资料片)河北日报记者张昊摄“过去一年多,我们围绕大运河永济渠衡水段勘察取得了丰硕成果,共发现隋及隋以后文化遗存85处,其中故城县42处,景县23处,阜城县20处。
中新社衡水5月12日电 题:花海扮靓大运河畔 催热“美丽经济”中新社记者 李晓伟全长超过30公里的京杭大运河河北衡水阜城段多弯道,勾勒出秀美的运河风景。中新社记者近日在这里看到,花海扮靓了大运河畔,也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催热“美丽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