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71%被海水覆盖的星球上,海洋之于我们,是生命的孕育者,也是世界的连通者。《海上漂来你的信》是以海洋科考为主题的儿童文学作品,通过一封封温润的家书和特别来信,聚合成中国海洋战略独特的时代画像,从极地科考到深海万米探测,作品在大的时间跨度和空间跨度中,铺展出中国海洋科技的辉煌成就,表现了几代中国海洋科学家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动人风骨。
来源:人民网-上海频道能够在七一建党节期间从邮递员手中接过自己去年10月写给自己的这封信,曹路镇新光村杨晓感慨万千:“看着这封信,我仿佛看到了‘雪龙号’在冰天雪地里破冰穿行,听到了冰川裂开发出的阵阵声响。
【简介】龙年春节前夕,中国南极秦岭站建成并投入使用。参加秦岭站装配式停机坪建设的中建科技技术人员郭石磊,在没有吊车、只有挖掘机和装载机的情况下,带领2名技术人员昼夜奋战,仅用72小时,圆满完成了秦岭站装配式停机坪建设。
来源:环球网 8月22日—28日,由中信银行与中国国家地理携手举办的“极地来信”沉浸展即将亮相北京THE BOX朝外 | 年轻力中心L1-L2,以“沉浸式”展览与艺术创意致敬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礼赞“向南而行”的无畏精神。2024年是我国极地考察40周年。
“极地来信”沉浸展揭幕活动在北京举行。主办方供图8月22日,“极地来信”沉浸展在北京举行。中信银行与中国国家地理携手,共同开启一封来自17000公里外的“极地来信”,揭幕一段跨越时空的探索旅程,致敬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
【大河财立方消息】“极地来信”沉浸展将于8月22日在京揭幕,中信银行与中国国家地理再度携手,致敬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2024年是我国极地考察40周年。自1984年首次有中国队伍赴南极考察以来,一批又一批的考察队员远赴极地、勇拓新路,书写着我国极地科技创新事业的发展历程。
哈喽大家好!我是小乌,欢迎回到脑洞乌托邦。点击此处可观看完整视频南极洲作为地球上最神秘的一块大陆,总面积1400万平方公里,大约是中国或者加拿大国土面积的1.5倍。地球上90%的淡水都以冰的形式聚集在南极洲。
南极风光。郑雪松与在邮轮上新结识的旅友们一同在南极大陆上展开第九届亚冬会宣传条幅。郑雪松(中)和游客们一起自拍。游轮上的外国游客慕名前来参观郑雪松(左)带来的哈尔滨第九届亚冬会宣传品,并在宣传条幅上签名支持。
新华社“雪龙”号12月28日电特写:“茫茫雪原上的一道温暖风景”——南极内陆来信描绘科考队员风采新华社记者朱基钗当“雪龙”号自东向西环绕南极大陆航行,接近位于南极半岛的长城站时,中国第32次南极科考队的一支内陆队——昆仑队也即将到达南极冰盖之巅。
近日,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到一封来自中国南极科学考察队的一封来信,感谢该院随队考察的胸外科副主任医师薛锦“以高度责任心和专业素养守护全队健康,用实际行动诠释‘医者仁心’的崇高境界。”来信表示,期待未来与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在极地医学、特殊环境健康保障等领域开展更多合作。
大皖新闻讯南极,这一与世隔绝、寒冷严酷的冰雪大陆,充满了太多的神秘有待人们进行探索。中国科大博士、年轻的天体物理学家张少华在前往地球的另一端做科学考察的旅途中,给双胞胎女儿写下了32封信,借助饱含深情又温柔理性的语言,为孩子们们解读着世界运行的规律。
《珠峰清道夫》剧照。《珠峰来信》可以说是一本写给少年们的“珠峰小史”,它将地理、生物、历史、人文、自然知识融于故事中。本文为作者西夏的创作手记,文中西夏写道:“给孩子写《珠峰来信》,不只想和他们分享时间、自然的浩瀚,更想告诉他们,生命是脆弱的,也是伟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