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王焘的灸法特色 第九章 王焘的灸法特色 王焘(670—755),郿县(今陕西省眉县)人,唐代医学家,曾任徐州司马、邺郡太守,并在弘文馆任职多年,任职期间,他收集大量医书,于752年编成《外台秘要》40卷,天宝(742—755年)年间出
8月6日,记者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广州市中医医院)获悉,广东省名中医、原广州市中医医院院长、中医中药研究所老所长、中共党员吴维城同志因病于2023年8月4日逝世,享年80岁。吴维城(1944年-2023年)出生于中医世家,从医56年,为中医内科名家,有“送子观音”的美誉。
8月7日,南都记者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获悉,广东省名中医、该院老院长吴维城于8月4日凌晨逝世,享年80岁。逝世前一天8月3日上午,吴维城仍然在医院出门诊。据悉,吴维城出生于中医世家,祖籍广东顺德,从晚清时期的曾祖算起,已是四代行医。
第七章 巢元方的针灸特色 第七章 巢元方的针灸特色 巢元方(550—630年),隋朝医学家,京兆华阴人(今陕西省华阴县)。隋大业年间(605—617年)任太医博士,后任太医令。巢氏精通医理,医术高明,对病因、病源和证候的研究尤为精深。
中医对于肿瘤的认识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早在中国殷墟甲骨文上就有“瘤”的病名记载。瘤和癌两字,比较形象的体现了中医对肿瘤的认识。中医认为“瘤”是体内“气血留结”,所以“瘤”是在“留”字上加病字旁而成为“瘤”。
秋季割取茎,截成段,趁鲜取出髓部,理直,晒干。本品呈圆柱形,长20~40cm,直径1~2.5cm。体轻,质松软,稍有弹性,易折断,断面平坦,显银白色光泽,中部有直径0.3~1.5cm的空心或半透明的薄膜,纵剖面呈梯状排列,实心者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