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原创稿今年“壮族三月三”节日期间,广西各地过节的氛围浓厚。假期前后,横州市茉莉手鞠绣球的订单量不断上涨,绣娘们进入了赶工制作茉莉手鞠绣球的生产热潮中。绣娘正在制作茉莉手鞠绣球。吴彩冰摄左穿针,右引线,各色丝线在绣娘商霜灵巧的手里变成五彩斑斓的绣球图案。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欧金昌 通讯员 周玲娟 周丹丹)广西“三月三”即将到来,为引导师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师生文化自信,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儒风工作室联合该校护理学院心理工作站举办“潮起三月三, 绣球传情·制‘扇’至美”传统手工制作展示活
今年,在疫情的影响下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统一决定2020年“壮族三月三”假期取消线下聚集性活动取消没了假期,不能去游玩不能到图书馆参加活动我们还能在家做手工呀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壮乡民族文化钦州市图书馆现开展“三月三”亲子民俗手工线上征集活动通过亲子手工合作加强孩子和父母的情感交流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李慧子 练才榕 说起绣球,很多人都会想到电影《刘三姐》中,壮族少女刘三姐一边吟唱山歌,一边深情款款地将绣球抛给心上人阿牛的经典画面。2012年,靖西壮族绣球制作技艺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友仔友女们今天是假期最后一天了你们都在哪里欢度假期呢?这个“三月三”假期广西各地旅游持续火爆。玩簪花、看威亚表演、坐热气球……丰富的项目让游客们玩得不亦乐乎体验制作绣球传承民族文化“三月三”假期期间,不少游客身穿少数民族服饰,在南宁市科技馆感受民俗与科技的魅力。
原标题:壮族爱情信物赶新潮 小绣球闯出大市场中新社广西靖西9月3日电 题:壮族爱情信物赶新潮 小绣球闯出大市场中新社记者 黄艳梅走进广西靖西市新靖镇旧州街,如同走进一座“活的壮族博物馆”。这里奇峰秀美,山水如画,民俗风情浓郁,随处可见绣球元素。
三月木棉红,像千万个绣球缀满枝头。广西百色靖西市,木棉掩映间,37岁的王秀芬正纤手绣彩球。人称“绣球女儿”的她,是靖西市绣蕴坊绣球文化有限公司总工艺师,依靠电商发展绣球事业,带动当地妇女就业,将十六载芳华绽放在一针一线间。
南宁云—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庞丽娜 通讯员 吕哲茜)手工绣球制作、寻找月相成因、世界读书日主题阅读、明星航天器主题展览......“三月三”假期,南宁市科技馆将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快带着小朋友一起体验“民俗+科技”的魅力吧!
又是一年“三月三”,每年的这个时候,广西便成为了“主角”——不仅成为全国唯一在放假的省份,还凭借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非遗体验,吸引了来自全国的众多游客。去广西“三月三”,除了听听热闹的歌声,还有什么值得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