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临床常用的感染标志物主要包括 C 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icitonin,PCT),血清淀粉样蛋白 A(Serum amyloid A,SAA),白介素 6(Interleukin 6,IL-6)和肝素结合蛋白(Hep
甚至动态复查这个指标有助判断治疗的疗效和是否进展,虽然有人说血常规及超敏crp不能一生病就化验,但是这未必正常,因为机体出现发热的症状时候,可能机体白细胞及超敏crp就可能已经变化,可以初步判断,如果早期正常,发热还是反复,建议动态复查,也是很有必要,血常规及超敏crp不是一个静态的指标,根据病情情况有必要复查。
感染性疾病是临床常见的疾病类型,其病原体种类繁多、感染途径多样、症状和体征存在个体差异,如果不能及时明确诊断、有效治疗,可引发严重后果。因此,如何对感染性疾病进行早期诊断和(或)鉴别诊断是临床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在主要流行性传染病中,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占据一半以上。
每一次孩子感冒发烧到医院,医生都是会叫查血常规和超敏C反应蛋白,绝大部分状况超敏C反应蛋白的值基本都是偏高的,也有在住院的情况下也会按时的查超敏C反应蛋白,尤其是在手术治疗之后,那超敏C反应蛋白偏高说明什么。
2019 年,发布在《中华检验医学杂志》第 3 期的《血清淀粉样蛋白 A 在感染性疾病中临床应用的专家共识》指出:1、检测 SAA 对于辅助诊断病毒感染具有重要价值,SAA 水平持续高于 10mg/L 且低于 100mg/L,病毒感染可能性大;
丙型肝炎病毒是1989年分子克隆技术发现的,1991年国际病毒命名委员会将其归为黄病毒科丙型肝炎病毒属,由HCV感染所致的肝炎称为丙型肝炎,而丙型肝炎作为一个“沉默杀手”,已逐渐浮出水面,目前世界约有1.85亿人感染HCV,其中60%~85%的HCV感染者发展为慢性肝炎,我国丙肝感染者约100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