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将至,小嘉邀请嘉定区安亭医院药剂师周音鸿给大家送上几条“锦囊妙计”这种源自中医“衣冠疗法”的香囊,不仅有驱虫防蚊、安神助眠、增强幼儿食欲等功效,还能芬芳除秽,让人心旷神怡。配方:艾叶、藿香、佩兰、紫苏叶、石菖蒲、陈皮、桂枝、白芷、金银花、薄荷。功用:防蚊驱虫。
俗话说,“戴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有一个中药香囊,挂在身上、包里、车里、屋内,不仅清香宜人,赏心悦目,还能达到防治疾病和养生的效果。传承千年智慧,守护群众健康香囊文化历史悠久,香囊,古时又称香包、花囊、香缨、香袋、香球等,因佩戴在身,又称“佩香”“佩帏”。
佩戴中药香囊是端午佳节的习俗之一,可祈福纳吉、驱除病邪。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中药香囊。中药香囊从哪来?中药香囊源自中医“衣冠疗法”,属于中医外治法之一,即利用穿着的衣帽、鞋袜、饰品等将药物佩戴在身上,通过皮肤或呼吸道吸收发挥治疗保健作用。
“带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这是流传千年的民间俗语,使用中药香囊驱邪辟秽、保健防病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新型冠状肺炎疫情防控中,官方公布的中医药预防冠状病毒措施中也纷纷将佩戴中药香囊作为中药外治疗法中重要方式之一。
端午节,很多人有戴香囊、制香囊的习惯,但是一些中药香囊因内含不同成分,并非人人适宜佩戴,在制作香囊的过程中,也不是什么想塞什么中药材都可以。记者采访了市中医医院药学部主管中药师陈蓓,请她给大家介绍一下香囊佩戴和制作过程中的一些禁忌。
《山海经·西山经》中记载:“(浮山)有草焉,名曰薰草,麻叶而方茎,赤华而黑实,臭如蘼芜,佩之可以已疠。”中药香囊源自中医里的“衣冠疗法”,香囊又称香包,古代亦称“佩囊” “佩帷” “容臭”,它是把多种具有浓烈芳香气味的中草药(粉末)装入绣囊而成。
端午节,很多人会佩戴香囊。中药香囊具有清香、驱虫、消毒、防病的功能。虽然好处多多,但也要注意使用方法。有些人喜欢把香囊挂在身上,如果是挂胸前,尽量距离鼻腔15cm左右,不要太近,晚间睡觉的时候,可以放在枕边。香囊使用时,要注意防水、防潮,生霉虫蛀的香囊要及时处理,不可闲置太久。
来源:【看余杭】立夏一过,浙江各地开始派发“初夏体验卡”,同时“叮子户体验卡” 也开始随机派发。为了不成为蚊虫大军的大餐,拒绝和蚊子的亲密接触,纯天然中草药辟秽驱蚊包是一种美观又方便的方法。自古有言“戴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夏天的蚊虫特别多,也是最容易流行疫病的时候。
图片来源:摄图网端午节,香囊受人青睐。挂包包、挂床头、挂书桌……挂对这个小物件,健康常“香”伴。香囊,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做成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中药香囊,你真的会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