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掌上长沙9月11日讯(全媒体记者 陈焕明 实习生 李轩)保护个人信息安全,营造清朗、安全、可信的网络空间,人人共享,人人有责。9月11日,2024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暨“公考雷达小绿伞”保护个人信息安全行动在长沙县文化馆正式启动。
工信部官网8月25日发布通报,67款侵害用户权益App被要求下架,涉及问题包括违规收集个人信息,强制、频繁、过度索取权限等。9月1日实施的《数据安全法》,已经对App等非法采集、滥用用户数据进一步约束,强化对公众隐私保护。
在早已“越界”的大数据以及算法面前,不少网友这时会情不自禁地质问:到底还让不让人有“隐私”了?因为在平台里面,大量全部都是人和人之间的通信、社交行为数据,如果说数据可以任意打通,给公司业务部门或者给外部的客户用,那是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到11月1日,《个人信息保护法》就正式实施一周年了。过去这一年,个保在实践中取得了哪些进展?目前正值一年一度的电商大促——双11购物节大幕开启之时,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各大电商平台的竞争策略变了:他们不再强调GMV,除了多快好省,他们都在强调同一件事——消费者体验;
9月1日《数据安全法》正式落地实施,《个人信息保护法》也将在11月初执行,目前数据和信息安全这件事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地位,隐私安全也已经成为互联网时代的高频词,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刻不容缓。
13日,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上首次亮相,从确立“告知——同意”为核心的个人信息处理一系列规则、严格限制处理敏感个人信息、明确国家机关对个人信息的保护义务等方面,全面加强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
极目新闻3月10日讯(记者赵德龙)从怀疑被手机“偷听”、大数据杀熟和不胜其烦的垃圾电话短信骚扰,不少人有被网络“窥视”和隐私泄露的愤怒和焦虑。2021年以来,江苏南京、浙江温州等多地警方提醒市民,不要裸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