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为进一步健全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提升特困供养服务机构建后管养水平,近日,合肥市民政局印发《合肥市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运行维护实施方案》通知,要求对特困供养服务机构进行等级评定,根据评定结果实施综合定额补助。
人申请有困难的,可以委托村应当通过入户调查、邻里访问、信函索证、群众评议、信息核查等方式,对申 请人的收入状况、财产状况以及其他证明材料等进行调查核实后提出初审意见,在申请人所在村公示后,报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审批。
中国网4月1日讯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今日举行新闻发布会,民政部社会救助司副司长刘勇介绍,为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兜底保障工作,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民政部和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开展了社会救助兜底脱贫行动,并制定了强化农村低保、全面落实农村特困人员供养制度及优化简化审核审批程序三项具体工作方案
8月份,合肥市居民消费价格中食品价格同比上涨7.7%,肥西县发改委按程序及时启动该县特困群体生活价格临时补贴联动机制,该机制保障对象为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优抚对象,以及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艾滋病病毒感染儿童等。
民政部社会救助司司长刘喜堂今日表示,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都是保基本生活的,纳入了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的,就不再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政策。民政部表示,无论城乡,凡是符合“三无”条件的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都可以纳入特困人员救助。
据合肥晚报报道 12月17日,记者从合肥市发改委获悉,针对11月份合肥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影响低收入群体生活的情况,合肥市发改委联合合肥市财政局等多部门决定,启动物价上涨与特困群体生活价格临时补贴联动机制。
日前,省民政厅、省扶贫办制定《困难群众兜底生活保障政策指引》,要求适当放宽低保认定条件,落实低保与扶贫衔接政策,延长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覆盖的未成年人年龄,及时将受灾、受疫情影响陷入困境的人员纳入救助范围,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对急难型临时救助,可“小金额先行救助”,事后补充说明······11月19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安徽省近日印发《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明确,到2022年,全省基本建成分层分类、城乡统筹、制度完备、高效顺畅的社会救助新格局。
大皖新闻讯 据合肥民政微信号6月7日消息,近日,合肥市民政局、市财政局联合印发《关于调整部分社会救助及补贴标准的通知》,决定自2023年7月1日起,提高全市城乡低保等部分社会救助及补贴标准,此次提标将惠及全市57万余名城乡困难群众。
6月7日,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为进一步提高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增强民生兜底保障能力,近日,合肥市民政局、市财政局联合印发《关于调整部分社会救助及补贴标准的通知》,决定自2023年7月1日起,提高全市城乡低保等部分社会救助及补贴标准,此次提标将惠及全市57万余名城乡困难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