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规范文化艺术类、非学科类校外培训。发布《江苏省文化艺术类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为规范文化艺术类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校外培训机构从业人员管理办法》,结合本省实际,制定了《江苏省文化艺术类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江苏省文化艺术类校外培训机构设立标准及审批办法》,现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扬子晚报讯(记者 王赟) 1月11日,记者从江苏省教育厅获悉,为进一步巩固我省校外培训治理成效,严防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强化非学科类培训监管,切实减轻中小学生校外培训负担,“双减”工作省级联席会议办公室下发《关于做好2024年寒假期间校外培训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
随着暑期的到来,江苏省内各地积极响应国家“双减”政策,全面开展校外培训暑期专项整治行动。此次行动旨在进一步巩固校外培训治理成果,严厉打击学科类隐形变异违规培训,提升非学科类校外培训监管质态,防范各类安全风险隐患,确保中小学生度过一个平安、快乐、有意义的假期。
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和寒暑假组织学科类培训;一次性培训收费不得超过5000元;不得以家教、家政、托管、咨询等名义开展学科类培训……人民网从江苏省教育厅获悉,5月26日起,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正式实施。
日前,江苏“双减”工作省级联席会议办公室发布《关于做好2024年寒假期间校外培训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到,各地要全面组织排查摸底,掌握机构实情,动态建立本地区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清单。对于存在严重问题的,要及时引导消课、退费、转型等工作,切实做到“应批尽批、应管尽管”。
淮安市将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审批监管作为“双减”工作重点内容,集中力量进行攻坚。淮安市政府顾坤市长在专门听取全市校外培训机构审批登记工作情况汇报后指出:“此项工作十分重要,既是落实‘双减’工作的重要环节,更涉及学生安全和群众利益,务必高度重视。
暑期将至,近日教育部印发通知,部署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认真做好暑期校外培训治理工作,要求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隐形变异。严防学科类培训机构违规开班、已注销培训机构继续开班、面向3至6岁学龄前儿童的培训机构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非学科类培训机构“打擦边球”开展学科类培训等问题发生。
近日,南京、扬州、连云港等多地发布了最新的校外培训机构“白名单”。相关部门提醒:选择培训机构前做到“三看一签”:一看是否有办学许可证,二看是否有营业执照或民办非企业法人登记证书,三看培训内容与收费是否与公示内容一致,四要与培训机构签订培训合同,约定培训内容、时间、费用及退费等相关事宜。
夜晚的北京海淀世纪金源购物中心灯火辉煌。该购物中心西区六层坐落着一大型教育综合体“青苗荟”,以0—18岁儿童青少年教育培训为主,号称是“全品类、一站式少儿培训营地”。海淀妈妈刘彤是这里的常客。每周四,幼儿园大班的女儿都会在“青苗荟”的学而思素养上人文创作课。
专职教学教研人员原则上不低于从业人员总数的50%,一次性培训收费跨度不得超过3个月或60课时且不超过5000元……江苏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实施意见》,对师资、收费标准等进行规定,将于5月26日起实施。
按照南京市委、市政府部署,为推动《南京市巩固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若干政策措施》落地落细、直达快享,近期市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了部分政策的实施细则,明确了申报条件、操作流程、具体安排及政策咨询渠道,为企业、市民享受政策提供指引。
“上一次课,核销一次款项”的次卡团购,正成为越来越多教育培训机构的转型新方向。美团最新消息显示,主打“一课一销”的“安心学”次卡产品已面向全国铺开,截至3月10日,全国100多城的上万家教培机构报名参与,课程数量超15000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