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菊朋(1890年—1942年),京剧演员,工老生,言派老生创始人、前四大须生之一。言菊朋是一位执着而忠实的学谭者,早年的演唱和余叔岩一样,完全效法谭鑫培。创立了风格独特的老生言派唱腔,在谭鑫培以后,将京剧老生表演发展到了一个更高新台阶,其以后的老生演员多从其艺术中汲取营养。
高庆奎生于1890年,名镇山,号子君,北京人,原藉山西榆次。他自幼在祥庆和科班坐科学艺,拜在贾丽川门下,由于他的刻苦钻研,12岁即登台演出,十七岁嗓子倒仓后当了底仓,在台上演旗罗散仓,一般角色,由于经常接触各大流派,收获很大,28岁嗓音恢复后曾随梅兰芳东渡扶桑,由日本归来得见,除钻研新三派的谭、汪、孙三人之外,也吸收刘鸿升的唱腔精华,同辈的余叔言、杨小楼等也是他摹习对象。
溯自谭大王以天赋杰材,异军突起,于程大老板而后,汪、孙、许等之间,别树一帜,听众耳目顿为一新。而谭鑫培以气力较为薄弱,未克与之一角雌雄,乃创新腔,翻新谱,于板眼尺寸之内,任意纵横跌宕顿挫抑扬,别饶机趣,有人拟之如青莲之诗,若天马行空不著尘际。
今之言谭派须生者,叔岩病嗓,又宸物故,只有言菊朋、谭富英二人,富英好固好矣,以经验、功候论,似不及菊朋,是故菊朋实为晚近唯一谭派须生矣,菊朋为票友下海,艺有今日,良非易易,兹略记其小史,以补前文之不足。
每个人的喜好不一样,尤其是对京剧艺术的喜好千差万别,我喜欢京剧好听的唱段,尤其是二黄,前几天写了一篇小文字,里面也遗漏了一些名家如袁世海、高庆奎、李宗义、李和曾等,今天我再梳理一下我喜欢的唱段,与戏迷朋友一起来回味欣赏。
一、杨菊秋与杨菊芬1、杨菊秋(1904年~1987年),京剧女演员、京剧教师。杨菊秋杨菊秋,是杨菊芬二姐,16岁从王瑶卿、李宝琴习艺,她身材窈窕,扮相妩媚,不仅擅长青衣,而且精通花旦,其唱功、身段、跷工、眼神,在同时代演员中亦为佼佼者。杨菊秋天资聪慧又勤奋好学,能戏甚多。
言派三代,除言兴朋是言少朋、张少楼公子,其他都是他们的弟子。当然,还有几位是李家载先生的传人。前次说过,真正喜欢上言兴朋——乃至言派——就是杨修的那第一句闷帘导板,人还没出现呢,就那么半句,当下我的反应就是OMG,What a voice!
原标题:一个人与一座城的往事。——写在梅兰芳首次莅沪演出110周年之际。正如张伯驹先生所说,京剧的发展,从徽班进京到后三鼎甲汪、谭、孙,是一个鼎盛时期,杨小楼、余叔岩、梅兰芳并称三大贤,是又一个鼎盛时期。
兴朋,男,1953年生于上海,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言派艺术的第三代领军人物。前“四大须生”言派创始人言菊朋嫡孙,京剧名家言少朋、张少楼伉俪之子,梅派传人言慧珠之侄子。兼宗余派、马派。1987年,荣获第一届全国京剧青年演员电视大选赛,最佳表演须生第一名,誉为“须生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