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科济药业”官网消息,就在今天,科济药业宣布其自主研发的一款靶向CD38的通用型CAR-T细胞治疗候选产品KJ-C2320,正在中国开展一项针对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试验,首例受试者也顺利给药!
近日,部分两院院士和媒体负责人评选的2024年国内和国际十大科技新闻揭晓,上海科学家和医生合作的“异体通用型CAR-T治疗自身免疫疾病获突破”入选国内十大科技新闻,这一突破同时入选了国际十大科技新闻中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治愈曙光初现”。
极目新闻记者 赵雪纯通讯员 田娟小伙高考前查出棘手的“免疫介导的坏死性肌病”,严重时只能瘫痪在床,2年前,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专家通过CAR-T细胞治疗,让他的免疫系统得到重塑,如今,该小伙已经成为一名医学研究生,1月31日,该院宣布,神经内科王伟教授团队全球首次应用靶向成熟
“一年前我很难想象,自己还有机会坐在家里,和妻子计划2027年的游轮旅行!”在新西兰惠灵顿的餐厅里,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蒂姆动情地说。就在8个月前,身患多发性骨髓瘤6年的他,来到数万公里之外的中国上海,住进上海曜影医院接受CAR-T细胞治疗。
患者送锦旗表示感谢中新网湖北新闻2月2日电(田娟)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内科王伟教授团队应用靶向成熟B细胞抗原(BCMA)的CAR-T细胞(CT103A),对复发难治性免疫介导的坏死性肌病进行治疗,取得显著临床疗效。
近日,日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方面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血液科淋巴瘤专家团队在赵维莅院长带领下,凭借多年对于CAR-T疗法的积淀,打造出一套规范化的CAR-T全流程管理,并成功救治了一位来自中国香港的复发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使其重获新生并健康生活至今。
三个月内未能达到完全缓解,将获得最高60万元的返还。“中国首款淋巴瘤按疗效价值支付计划”近日发布结果,首批4名患者均已经获得完全缓解(CR),分别来自上海瑞金医院(2例)、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及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2025年2月17日,国际顶尖医学期刊《自然医学》发表了题为Long-term outcomes of GD2-directed CAR-T cell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neuroblastoma的文章,文中描述了一名神经母细胞瘤患者在CAR-T细胞治疗后获得长达18年以上的完全缓解。
不过值得欣慰的是,近日《胃肠道癌症杂志》回顾了近年来在国际重要年会的摘要和报告,以及国际权威临床研究统计网站及数据库中的研究,整理并汇总了CAR-T细胞在治疗胆管癌、胰腺癌中的最新应用进展,为胆道癌、胰腺癌等晚期难治性实体瘤患者,打开了希望之窗!
多发性骨髓瘤(MM)作为第二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全球每年有18.8万新发病例,而在中国,每年也有3万多新发病例。多发性骨髓瘤还无法实现治愈,但随着治疗药物的不断迭代,患者生存期在延长,国外一些研究显示,中位生存期(一半患者存活时间)可达到8年至10年。
瑞金医院血液科医生与患者许女士一同庆祝。 瑞金医院 供图3月18日,在瑞金医院经CAR-T治疗的第100例复发难治淋巴瘤患者许女士,获得完全缓解,出院了。2022年1月,一场高烧后,许女士的淋巴结开始肿大。在杭州当地检查,她得了滤泡淋巴瘤,是一种血液肿瘤。
极目新闻通讯员 邓国欢“一定要回来看我们哦。”11月12日,来自阿尔及利亚的小女孩诺诺(化名)在同济医院儿童血液与肿瘤科完成CAR-T细胞免疫治疗出院。出院前一家人送来鲜花表示感谢,并约定一个月后再回中国复诊。
2024年11月5日,聚焦于基因和细胞治疗的上海邦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邦耀生物”)宣布,其开发的“靶向CD19非病毒PD1定点整合CAR-T细胞注射液”(管线代号:BRL-203)的临床试验申请(IND)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批准,适应证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