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是这些爱美的女同学们,发这种视频是最多的。这种视频就是换脸视频,准确讲叫:AI换脸视频。原理很简单:就是你上传了一张个人照片,然后套用了视频模板,通过软件的抠图和AI换脸技术,把原视频模特的头像换成了你的头像。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机遇一同到来的,是风险和挑战。如今,一些不法分子利用AI技术融合他人面孔和声音,从而制造逼真的虚假合成图像,用以实施新型网络诈骗等违法行为。如何看清这类AI“深度造假”行为成为时下需要关注的热点。
来源: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日前,“AI换脸诈骗正在爆发”的话题引发广泛关注。福建一男子在跟“好友”视频聊天后把430万转到了好友朋友的银行卡上,之后发现被骗,所幸福建、内蒙古两地警方和银行迅速启动止付机制成功止付拦截336.84万元。
4月20日11时40分左右,福州市某科技公司法人代表郭先生的好友突然通过微信视频联系到他,两人经过短暂聊天后,好友告诉郭先生,自己的朋友在外地投标,需要430万元保证金,且需要公对公账户过账,所以想要借用郭先生公司的账户走一下账。
首先人脸识别去寻找这两个人的特征来区分他们,基本上五官特征就足够了,即使把所有人的头发剃掉,衣服脱光,,我们仍然可以通过五官识别一个人,但是机器要比人识别的更专业,比如我家邻居两个双胞胎姐妹,我就认不出来谁是谁,要是支付宝,就不会犯这个错误,所以,机器比人更厉害。
4月26日,一名拥有百万粉丝的网红博主称自己的“脸被偷”,有人用AI换脸软件,制作她的不雅视频。该博主还称,经过深入了解,她发现“AI盗脸”视频好像已经形成一条产业链。记者在社交平台发现,贩卖“去衣软件”或提供“AI换脸”服务的卖家不少。
一公司法人代表被骗子利用人工智能“换脸”技术诈骗430万元,某单位一工作人员被“假领导”诈骗近98万元……近期,多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引发关注。冒充身份类、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刷单返利类等诈骗高发前段时间,南方某地一市民接到自称是某公安局“王警官”的电话,称其涉嫌一起洗钱案件。
“AI换脸”技术被滥用的新闻近日登上热搜。除了被应用于电信诈骗,“AI换脸”还常被用于影视剧二次创作、趣味恶搞小视频,甚至淫秽色情影像的合成中,而在网络上有商家提供各类“换脸服务”。律师指出,从娱乐“玩梗”到违法犯罪,藏在“面具”背后的用户若对该技术不当使用,会承担多项法律责任。
来源:央视新闻 近日,因“AI换脸”导致的诈骗案件引发关注。伴随着AI大模型的发展,“换脸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技术的突破还使得换脸后的人物表情、动作细节更为逼真,一旦被不法分子利用,可能带来严重危害。 总台记者经调查发现,网上“AI换脸”软件的获取非常容易。
#头条创作挑战赛##AI换脸##教程##短视频0基础入门实操课##原创# 市面上有很多AI软件,AI换脸是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图像处理技术,可以将一个人的面部特征和表情转移到另一个人的照片或视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