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保者的视同缴费年限的认定,是先由社保局进行初审认定,然后再由人社局进行终审认定最后的结果。因为人社局是制定政策的部门,而社保局是执行政策的部门,所以真正决定参保者的视同缴费年限能否被认定,参保者的退休年龄是否符合法定的退休年龄,还是要看人社局最终的审核和认定的结果如何。
在社会保险政策体系里,视同缴费年限认定可是个相当关键的事儿,它直接关系到参保人员的切身权益。这一规定是基于我国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充分考虑了不同地区政策推进的实际情况,保障企业职工在制度变迁中的合法权益。
视同缴费年限的正确认定是保证参保人员养老保险权益的关键所在。作为全国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待遇计发文件,人社部发〔2015〕28号“关于视同缴费年限的认定”的规定是参保人员视同缴费年限认定的唯一口径(途径)。
计算养老金待遇的时候,我们常会看到一个词,那就是视同缴费年限,实际缴纳年限大家都懂,就是实际缴纳社保的年限,很多人其实对于视同缴费年限没有概念,其实视同缴费年限也是计算养老金待遇比较重要的一环,那今天小编就来跟大家讲讲视同缴费年限是什么?对养老金有什么影响?怎么认定?
农村兵交社保视同缴费新政策。社保视同缴费有新消息,这主要是针对退役军人方面的政策调整。来看看 2024 年 9 月 1 号实行的退役军人安置条例第八章社会保险第 81 条。原来规定若是当了三年兵,这三年时间算视同缴纳,城市户口的需再交十二年,就交满十五年了。
视同缴费年限的认定依据是原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劳办发〔1997〕116号)文件。视同缴费年限定义:指职工或个体参保人员按规定应实际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之前,符合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的连续工龄或连续工作年限(不含折算工龄,下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