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肄业的博士,曾经是一个医学领域的高端人才,如今却失业18年沦为低保户,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张进生的父母,都是普通的平民百姓,他们一家人的生活相对贫寒,作为父母最年幼的儿子,张进生上学之后,得到了家人的全力支持。18岁那年,他以极其优异的成绩,考入湖南医科大学。
6年前,也就是这个小孩4岁时,孩子的父母平时在镇上打工,生活条件虽然不是很富裕,但是也属于当地平均生活水平中等以上,家里有一台播种机,农忙时给村里播种挣钱,平时就到镇上打工,但好景不长,一年夏天,夫妻二人在去市区的路上,遭遇车祸,与运输大货车相撞,当场死亡,白发人送黑发人,留下了4岁的孩子,由于张某的配偶腿脚不好,家庭的重担都压在了张某的身上,为了维持生活,播种机也卖了…
人生道路分水岭,理应条条大路通罗马,通往心中向往的彼方。但是由于过于重视应试教育,人很多时候会忽略掉教育本质是提高人,让人更好地适应社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小镇做题家伍继红便是应试教育下的缩影之一:以692的高分成绩考上了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十多年后却沦落为贫困低保户。
因为沉迷数论40年,如今60岁的刘汉清依旧无儿无女,没有工作,只能靠着每月400元的低保过活。父亲在厂里担任会计,每日与账本数字打交道,母亲则在田间辛勤劳作,靠土地的产出支撑着这个家,家中还有个弟弟,日子虽不富裕,却也平淡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