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天府融媒】8月5日上午,南充市营山县星火镇自生村致林稻蛙种养基地,一辆辆特制的青蛙运输车辆满载后驶往成都、重庆和自贡等地。除了自生村的两百亩稻蛙种养基地,致林青蛙养殖专业合作社在川渝地区以技术入股等方式,已经发展稻蛙养殖基地3500余亩,面积为川渝地区最大。
随着新年的脚步日益临近,成都市金堂县竹篙镇的四川聚农智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金渊甲甲鱼基地呈现出一派繁忙而喜悦的景象。工人们身着水裤、手持网兜在水塘间穿梭,将一只只肥美的甲鱼熟练地装入袋中,共同谱写出一曲动人的丰收赞歌。
中新网四川新闻4月12日电 (马朝炜)4月11日,位于松潘县镇坪乡新民蛋鸡养殖基地引来了第二批108000只蛋鸡苗,该批鸡苗入住鸡舍后,将在喂养100多天后转入蛋鸡舍产蛋,预计年产蛋1900余吨,实现年产值1810万元。现代化的养殖基地。
严光涛 李洋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祖明远 绵阳观察 郭超英。3月26日,占地140亩,项目总投资1.8亿元的绵阳市游仙区仙鹤镇金龙村凤康百万羽禽蛋项目建设施工现场,数十台工程车辆穿梭往复,大型吊车正立起一根根钢制梁架,一栋栋鸡舍初具雏形。
中新网四川新闻7月29日电 (符理 王绍林 张磊)29日上午,巴中市通江县至诚镇九子坡村通江县肉兔养殖基地,看一排排兔笼排列整齐,干净通风且明亮,一只只膘肥体壮的小兔子或觅食、或休息,模样十分可爱。工人们正忙着给兔子喂食、打扫卫生,忙得不亦乐乎。通江县至诚镇九子坡村肉兔养殖基地。
中新网四川新闻12月19日电 (刘毅)12月17日,随着蜿蜒曲折的公路走进汶川县灞州镇周达村,在这层峦叠翠的大山深处,80多只藏香猪生活在这里,饿了刨草根,啃嫩叶,饮山泉,困了回到“大本营”扎堆栖息。这些藏香猪毛色光亮,身形矫健,在山林间自由奔跑,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生态画卷。
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16日电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四川省阿坝州松潘县立足实际,抢抓机遇,大力发展特色养殖产业。其中,松潘县安宏乡云屯堡村的鸵鸟养殖作为一种全新的创收门路,正在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鸵鸟养殖基地。
为了守住自己的稻虾养殖基地,姚洪龙刚刚熬了一个通宵。姚洪龙的稻虾养殖基地位于四川遂宁市船山区河沙镇梓潼村,近日,有视频博主“打野”捡龙虾,并误传“随便捡”“根本捡不完”,导致他的养殖基地每天都涌入很多人来“捡”虾,场面一度失控。“辛辛苦苦忙一年,眼睁睁看别人把虾捡走了。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农业领域的蛋鸡产业正处于深刻变革的关键时期。近日,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见证了一场引领行业发展的重要奠基仪式——四川圣迪乐村生态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作为蛋鸡产业的领军者,即将在此开启国内单体最大的非笼养蛋鸡养殖基地项目。
孙真文 封面新闻记者 罗石芊“每天要喂六七袋麦麸糠,有时候再掺杂喂点白菜和南瓜......”近日,在四川凉山州金阳县德溪镇德渣村瀚红石蛙养殖基地,邵家国和妻子郑秀春正在查看黄粉虫的生长情况。这些黄粉虫,是夫妻俩饲养石蛙的饵料,也是他们探索石蛙养殖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1月14日,航拍的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花桥镇冲锋村的广安区“稻田+”智能水产良繁基地厂房,山环水抱,开启智慧养鱼新模式。鱼塘养殖是传统渔业的主要方式之一,但由于受到饲料、疾病、水质等因素的影响,养殖产量和环境总是难以达到理想状态。
近日,《2023年四川渔业经济统计概况》公布,有一组数据颇为亮眼:当年,全省设施渔业数量达3942个,养殖产量1.84万吨,养殖容量123.53万立方米,分别比上年增长69.26%、31.34%、30.73%。
四川达州开江县因田而生、因田而美、因田而兴,境内“三山微水七分田”特征显著,拥有近40万亩的优质稻田资源。依托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开江立足稻田资源禀赋,创新“稻田+”绿色发展模式,一体建设田城田镇、田村田院、田园田居、田景田品,绘就了“田在城中融、城在田中依”的美好画卷。
烤鳗鱼、鳗鱼饭,都是不少小伙伴喜爱的美食。但你可能想不到,生长在海边的鳗鱼,其实在四川盆地悄悄安了家。目前,全国有1500多家鳗鱼养殖场,绝大部分都在广东、福建等东南沿海,而四川则是西南地区唯一养鳗鱼的地方,年产鳗鱼达到1300吨左右并远销海外。作为内陆省份,四川为何能养鳗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