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个工具之所以放在一篇里来说,大致的原因是他们有一个共性,就是:“非必须!”马上有人出来骂我了,非必须的东西你还说个啥劲头!真是废柴!且听我慢慢说来:(印床图)(印规图)一、印床印床是用来固定印章的夹具。
准备的材料有:20X20CM大的指接板2块(哥只有厚度2CM的),合金轴承1个,手轮可以自己做一个,根据自己认为的大小即可!然后就是工具:曲线锯(手持精度差一点,但认真的问题不大,要是有带锯是最好的),电钻,8号粗钻头,胶和螺丝、木塞等!
开展篆刻基本技能教学,培养学生创作能力。东华大学附属实验学校松江小昆山分校以书法教育为基础,开设篆刻走班制拓展性课程,师生双向选课,不同年级分别以“赏、识、书、临、创”为重点,开展不同程度的课程教学。一块印石、一个印床、一把刻刀、一本反文字典,就是篆刻的全部工具。
■孟浩给体验者作示范。文/图 记者 龚小莞桌上整齐地摆放着印床、印石、刻刀等,感兴趣者可以随时坐下来动手体验。首届海峡两岸书画产业博览会的西泠印社展馆内开设了体验专区,不少市民在西泠印吧项目经理孟浩手把手的指导下,尝试篆刻印章。
本馆正在展出的《红烛颂:闻一多、闻立鹏艺术作品展》,向世人展现了闻一多、闻立鹏父子二人的艺术才华。其中闻一多先生的篆刻作品,既有西方构图美学的特点,又因为其对篆书笔意的深入研究从而能够大胆地变形,随心所欲却不越规矩。
中新社杭州10月27日电 题:金石篆刻:以刀写意无穷趣 方寸之间尽乾坤作者 林波在浙江美术馆近日的一场展览上,一方已篆未刻的“半成品”印章在众多精致艺术品中颇为吸睛。只见印上六字一气呵成,没有反复勾描的痕迹,用笔如刀,雄浑朴茂,风格粗犷、荒率。
我的学校方泰小学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老校。学校坚持“立本生道” 的教学理念,积极建设艺术校本课程,篆刻就是我们学校的一个传统特色。四年级的我,能够拿起篆刻刀,学习篆刻的技艺,感到无比骄傲和荣耀。说起“篆刻”,它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