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消瘦,中医的看法是消渴病日久,耗伤气血津液,导致脾胃虚弱、肾气不足、阴虚火旺的病理状态。中医理论强调“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因此,恢复糖尿病患者的体重,关键在于调理脾胃,增强气血生成,同时兼顾滋养肾阴、平衡阴阳。
【药物组成】:黄芪、葛根、山药、地骨皮、丹参、 生地黄、天花粉、川芎、赤芍、三七、山茱萸。【适用病症】:2型糖尿病。【按语】:糖尿病的病机主要是气阴两虚,临证多兼夹血瘀。血瘀是糖尿病的主要病理产物,这与现代医学所说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黏度高、红细胞变形能力差,是一致的。
编者按:什么样的人容易得糖尿病?糖尿病是因为糖吃多了吗?血糖高就是糖尿病吗?……您真的了解糖尿病吗?2023年11月14日是第17个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是“了解风险,了解应对”,旨在提醒人们改善生活方式以预防和管理糖尿病。
门诊上经常会遇到糖尿病患者问我:明明按时服用降糖药,可为什么手脚还是麻木、全身乏力、口干多饮?其实这个问题用中医理论就能解释清楚。中医认为,糖尿病不仅与气血亏虚有关,更重要的是血瘀阻滞,导致气机运行不畅,津液输布失常。分享一则门诊案例:李阿姨,56岁,糖尿病史8年。
【方药】:连翘,当归,黄芪,玄参,丹参,川芎,鸡血藤,蒲公英,紫花地丁。【用法】:将中药材打成粉,开水冲泡成药汤,先热气熏蒸,最好用温度计测量水温到38摄氏度~39摄氏度时,再泡脚,防止烫伤,每日1剂。
【方药】:黄芪,黄精,生地黄,枸杞子,女贞子,五味子,党参,沙参,玄参,丹参,山药,川芎,桂枝。全方协同作用,改善机体脾肾胰系统的功能,调整内分泌失调和代谢紊乱,推陈出新,安和五脏,使机体阴阳趋于平衡,从而影响到胃肠道激素的分泌,改善胰岛的结构和功能,使内源性胰岛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刺激肝糖元的合成,抑制肝糖元的 分解,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