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故事讲述中传承齐文化,在创意创作中创新齐文化,在分享交流中传播齐文化……淄博是齐文化的发祥地,曾作为齐国都城长达800余年。悠久的历史不仅造就了大批名人,更产生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流传于世。这些成语典故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现了齐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故事讲述中传承齐文化,在创意创作中创新齐文化,在分享交流中传播齐文化……“金壶丹书”这则成语出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上》:“景公游于,得金壶,乃发视之,中有丹书,曰:‘食鱼无反,勿乘驽马’。”后引申为锦囊妙计。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记者 伊茂林天齐渊,犹如一颗明珠镶嵌我们脚下这片古老又充满活力的土地上。它蕴含着太多动人的故事,这些故事诉说着齐国曾经的辉煌与智慧。在漫长的岁月里,天齐渊见证了齐国的兴起与繁荣,也经历了无数的风雨与波折。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记者伊茂林公元前221年,秦国军队在将领王贲率领下,避开齐国部署在西部的主力军队,由原燕国南部南下,一路势如破竹长驱直入,兵临齐都临淄城下,齐王建不战而降,齐国被纳入秦的版图。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记者 伊茂林儒家思想也被称为“孔孟之道”,人们把孟子与孔子并称,可见孟子的地位是很高的。孟子的诸多故事中,流传很广的是“孟母三迁”,说的是孟子小时候,他的母亲为了让他有个好的学习环境,曾带着他多次迁居。“三”是概数,多次之意。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记者 伊茂林春秋时期车战盛行,战马是重要的军事物资,其数量是衡量各诸侯国军事、经济实力的标准之一。姜齐第二十六代国君齐景公姜杵臼生前爱马,死后用马陪葬。庞大的殉马坑,可以看出齐景公生活的奢华,也反映出齐国国力的强盛。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记者 伊茂林纵观齐国800年的历史,大致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面的600多年国君姓姜,史称“姜齐”;后面的160多年国君是田氏,史称“田齐”。自始至终都是齐国,为什么国君由姜姓变成了田氏?田氏是如何取代姜姓统治齐国的?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记者伊茂林公元前284年,在燕军攻破临淄、齐湣王出逃之时,临淄城内一个管理市场的小官田单,凭借智谋带领族人成功逃至尚未沦陷的齐国孤城即墨,担负起了抵抗燕军的重任。田单一方面激励军民斗志,一方面想方设法瓦解燕军。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记者 伊茂林经历灭国之战的齐国,在田单等人努力下,虽然成功复国,但再也没有与秦国一争高下的实力。齐襄王死后,他的儿子、年幼的齐王建在母亲君王后辅佐下,采取一味讨好秦国的政策,错失联合其他诸侯国对抗强秦的机会。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记者 伊茂林齐景公是姜氏齐国的第二十五任国君。他在位五十八年,任晏婴为相,虚心纳谏,减轻刑法,降低赋税,齐国经济重现繁荣,国力一步步恢复,这让齐国有了再次争霸的底气。齐景公和晏婴犹如前世的齐桓公和管仲,他们配合默契,励精图治。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记者伊茂林齐国历史上有这么一个时期,集中出现了几个“最早”:我国最早的社会科学院稷下学宫、最早的行政管理全书《管子》、最早的短篇小说集《晏子春秋》、最早的天文学著作《甘石星经》、最早的足球运动蹴鞠。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记者伊茂林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结束了列国纷争的局面,实现了大一统。历经连年征战,本该休养生息,但秦王朝的苛捐杂税、严刑峻法很快激起了人民的反抗。只维持了短短十几年,秦王朝就被农民起义的浪潮淹没了。秦朝是在灭掉六国的基础上建立的,是六国共同的敌人。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记者 伊茂林一鸣惊人(AI生图)时光回转到2300多年前的齐国宫廷。有一天,有位叫淳于髡的先生不慌不忙走到国君面前,有点好奇地问:“大王,有只大鸟停在宫中足足三年了,它能吃能喝,就是没见它飞过也没见它叫过,您知道这是只啥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