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丰田镇立足本地实际,积极谋划、科学部署,以创新思路大力推进土地整村流转工作。通过整合土地资源、引入优质企业,不仅为农民开辟了多元化增收渠道,更为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在丰田镇常家围子村,村民张春广对村里开展的整村流转土地工作充满信心。
近年来,内蒙古通辽市科左后旗驻旗金融机构围绕全旗重点产业、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和薄弱环节,提供精准、优质的金融服务,持续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充分发挥金融资源配置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截至2024年末,累放各类贷款72亿元,贷款余额125亿元,增长13.86%。
林下套种是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大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实践,也是利用资源优势、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不懈追求。通过应用推广林下套种模式,科尔沁区让生态效益不断创造经济效益,让和美生态处处生金。
在产业发展中,单打独斗,不如抱团取暖。通辽市科尔沁区木里图镇党委立足实际,联合东海力斯台、腰海力斯台、西海力斯台三村党支部,创新性地成立了科尔沁区首个基层联合党总支——海力斯台党总支,实现了党建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发展力量的有效整合,带动村民共同增收致富。
秋韵流金,丰收满溢。走进通辽市科左后旗散都苏木呼勃嘎查田间地头,蓝天映照着翠绿徐徐展开一幅生动的丰收画卷。继7月鲜食玉米丰收后,10月份,呼勃嘎查二茬种植的白菜也迎来了收获期,形成了一年两茬好“丰”景。“鲜食玉米每亩地能产出1.
人勤春来早,春耕备耕忙。为确保广大农户顺利开展春耕生产,内蒙古通辽市科左中旗信用联社积极行动,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为春耕备耕注入强劲的金融动力,为农业生产提供坚实保障,实现春耕备耕“不等贷”。在科左中旗保康镇巨宝山村,农户满富正忙着筹备春耕物资。
近年来,通辽市科尔沁区兴产业、促发展,深化推进主题教育见行见效。 依托木里图镇的大葱主导产业,不断落实科尔沁区打造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推动北方冷凉蔬菜种植集约化、规模化发展的目标,为加快推进城郊地区集体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丰富市民“菜篮子”提供了“木里图样板”。
年初以来,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以实现农业提单产、增效益为目标,坚持以园区化思路推动玉米整建制单产提升,建设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区,打造动力强劲的农业发展新引擎,通过提升玉米产能、优化供给结构,奏响种植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田间地头秋色浓,万亩葵花话秋实。
乡村特色产业前景广阔,是促进共同富裕、推动乡村振兴的有效举措。近年来,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依托中草药材资源优势,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大政策扶持,不断扩大中草药种植面积,打造中草药深加工产业集群,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我家有20多亩地全部流转给村合作社,我闲下来在合作社打工,一年四季在合作社干活。两人一年能赚七八万块钱,再加上土地流转和粮食补贴的钱,一年收入10万块钱。”11月18日,通辽市开鲁县黑龙坝镇合力村村民成炳栋告诉记者。
拉货师傅来农资市场提货。春耕备耕,农资先行。3月16日,在通辽市瑞丰农资市场,各类装载农资的车辆来回穿梭。通辽市兴蒙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是瑞丰农资市场众多入驻商户之一,这几天,公司迎来不少前来咨询订购农资的客户和洽谈合作的供货商。
近日,通辽市科左后旗散都苏木呼勃嘎查的鲜食玉米迎来了丰收季,连片的玉米地郁郁葱葱,一株株玉米整齐排列,一个个玉米果穗饱满鲜嫩,村民们穿梭于茂密的玉米林中,玉米被掰断的响脆声此起彼伏,村民们忙前忙后地将玉米装袋、搬运……收获的喜悦在田间地头弥漫。
近年来,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增加特色种植项目,带动农民持续增收。走进通辽市科尔沁区育新镇黄家窝堡村的药材种植地,映入眼帘的是刚深翻过的平坦整洁的土地,播种机沿着垄沟缓缓行驶着,中草药桔梗种植正在成为黄家村乡村振兴的新“药”方。
来源:内蒙古日报 成熟的沙棘果挂满枝头。成熟的苍术。工人正在收获苍术。秋日,通辽市科尔沁区庆和镇五家子村海天药业种植的小颗沙棘已进入成熟期,一串串色泽鲜亮的沙棘果挂满枝头,村民们忙着采收,一派丰收盛景。从2019年开始,海天药业在庆和镇全域种植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