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发微信版第1572期8390,这是一个特殊年代的特殊代号,而她的正式名称是:江苏省国营燎原机械厂,上世纪七十年代广德境内著名的小三线军工企业,隶属江苏省国防工办,厂址位于原杨滩公社琳塘大队周家湾生产队和虞家头生产队、2公里左右的一条幽深的大山沟里。
1991年4月,刚从部队退役到天山深处阿拉沟新疆丰收电厂参加工作的时候,就听人说,阿拉沟有4家配套军工厂,也称为“三线工程”企业,即:东风、星火、燎原、胜利厂,实际上是5厂,因为当时我到阿拉沟工作时燎原厂已将曙光厂合并。
事实上,星火机器厂和燎原机器厂,最终合并成为一家,搬迁至山东泰安,足以证明两厂之间的融合关系。星火机器厂距乌鲁木齐市280公里,是继燎原机器厂之后,是阿拉沟最南尽头的企业,占地面积77.2万平方米,生产区0.2万平方米。
这是我们记录东北三省《白山黑水间三线军工厂纪实》过程中,最常面对的质疑!其实这一切都可以理解,毕竟三线建设已成历史,太多的秘密往事已经被岁月所冲蚀,因此我们做备忘时也一再强调“我们所记录的,一定要用您的经历去体会“。
其中的骨干企业包括兴光厂、红光厂、金光厂、华光厂等,均隶属于前五机部;从20世纪 90 年代开始,位于华蓥的各厂家都进行了搬迁,总的来说有两个去向,一部分搬迁到重庆市近郊,一部分搬迁到成都郊区的彭县 、郫县等,原厂址和设施基本或全部废弃,或转为他用。
建设重点在西南、西北地区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设施的建设,共计有1100多个“数字”企业。三线时期,在“要搞好战备布局,加强三线地区建设”的背景下,国家相关部门先后在汉中选址定点,建设航空工业和军事工业,使汉中成为国家“三线建设”重点地区,截止到1984年这类企业达到2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