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一场关乎国家政策走向的辩论会,开始了。那是距今2100多年的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二月。正方为御史大夫桑弘羊等政府官员,反方为各地选派的贤良、文学60多人。所谓贤良,出身都是各地豪富之民;文学,则是底层的儒家知识分子。
千古奇文《盐铁论》。《盐铁论》[汉]桓宽。富在术数,不在劳身。利在势居,不在力耕。茂林之下无丰草,大块之间无美苗。玉屑满箧,不为有宝。诗书负笈,不为有道。为富不仁,为仁不富。衣缺不补,则日以甚。防漏不塞,则日益滋。有备则制人,无备则制于人。偷安者后危,虑近者忧迩。
《盐铁论》是中国西汉昭帝时期一次关于国家大政方针辩论会的会议纪要,汉宣帝时由庐江太守桓宽根据当时会议记录整理而成,全书共分为十卷,合计六十篇,详细记录了辩论过程以及会后的余谈,主要涉及到当时盐铁垄断官营与民企私营之争、治国理政法家与儒家理念之争,辩论还涉及到国家的产业政策、货币政策、官员选拔制度等多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