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拂面,雷锋精神在林西县的大街小巷悄然绽放。连日来,从赤峰市林西县城南街道红星社区的“爱心集市”到兴安社区的便民服务站,从蒲公英志愿者协会的剪纸工坊到东山生态家园社区的清洁现场,一场场“学雷锋·文明实践我行动”主题活动如春日细雨,浸润着居民心田,让文明新风吹遍社区的每个角落。
金秋十月,新林镇八一村的黍子田里风光无限好,沃野黍子长势喜人,微风拂过,一阵黍米香味扑鼻而来。沉甸甸的黍穗把秸秆压弯了腰,绘就了一幅美丽田园“丰”景画。田间地头,收割机往来穿梭,“吞”下一簇簇黍穗,吐出金灿灿的黍粒,留下“完成使命”的秸秆。
活动在林西博物馆报告厅举行启动仪式,林西县委统战部副部长、民委党组书记、主任潘福全同志,林西县妇联主席吴婧同志,共青团林西县委员会书记刘向宇同志,西乌珠穆沁旗民族事务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新吉乐呼同志,共青团西乌珠穆沁旗委员会书记郑直同志,西乌珠穆沁旗妇联副主席斯琴高娃同志出席启动仪式,两地区部分教师、学生代表等70余人参加此次活动。
棋牌室里,他们悠闲地下着象棋;运动健身室里,他们动作灵巧地打着乒乓球;排练室里,他们伴着悠扬的音乐翩翩起舞;书画室里,他们提笔挥毫、翰墨飘香……在林西县老年大学城北街道分校,老人们徜徉在优雅舒适的环境中,感受着别样的幸福。
“咱们村这座山气势磅礴,突兀逶迤,远远望去,像一条巨龙,据说,从前生活在这里的人听过龙叫,二月初二深夜还看过龙睁眼,龙的眼睛又大又亮,像是两束光柱,一下就能照到查干沐沦河东岸的凤凰山……”山脚下的暖屋里,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望着远处,讲述着“龙头山”的神话故事,小孙女趴在膝下听得津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7月4日电 题:赤峰林西县:小山村绘出夏日产业新“丰”景作者 奥蓝 李晓军夏日的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林西县,乡村山野美如画。从县城出发,沿306公路驱车58公里,来到林西县新城子镇下场村境内,一条水泥路磕开阡陌。路两边,绿树掩映叠翠,各种产业交相辉映。
初秋时节,走进官地镇王家沟村,映入眼帘的是满目翠绿,一排排玉米植株挺拔健壮,葱绿狭长的叶片尽情地伸展着,迎着秋风轻轻摇曳,宛如一条条绿色绸带,一个个玉米穗顶着红缨悄悄地探出头来,似乎在酝酿着丰收的喜悦。
图为村民穿梭其间修剪。中新网内蒙古新闻2月15日电题:赤峰林西县:沃土绘新景大棚春意浓作者 杨玉婷 刘婕浓浓的年味还未散去,林西县大井镇蔬菜大棚种植基地的工人们已经开始忙碌起来,为新的一年增收致富打起了基础。
一场大雪过后,田野里更显宁静,林西镇河沿村早已进入冬闲时节。而村内的林西县三产融合示范园里,机器的轰鸣声此起彼伏。厚重的农业土壤,催生生机勃勃的工业企业,衍生前景广阔的文旅产业,林西镇如何在推进三产融合发展上下苦功,交出乡村振兴的闪亮答卷?
“芒种不种,再种无用”芒种一到,是一年中最忙的时节,在位于赤峰市林西县十二吐乡的达康产业园区,新农机、新技术扎根田间,希望的田野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汗水农业”正朝着“智慧农业”加速转变,激发蕴藏在农业生产变革中的新质生产力。提升农业生产力,科技创新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