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 闫雯雯 摄影报道“我第一次去三星堆博物馆,还是在2007年,没想到会看到(个头)如此庞大、制作技术水平如此高的青铜器。”在第五届“世界考古论坛·上海”现场,东亚考古学会主席、牛津大学教授安可用流利的中文讲述了自己与三星堆的缘分。
围绕三星堆考古新发现和美国考古学界对中华文明起源的看法,本报记者近日通过视频或电子邮件,专访了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中国考古学和艺术史教授洛塔尔·冯·法尔肯豪森、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考古学教授罗万·弗拉德和波士顿大学亚洲研究中心副主任、兼职副教授罗伯特·穆罗韦克等知名学者。
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中国和法国,地处欧亚大陆的两端,作为东西方文明的重要代表,都拥有独特而深厚的文化底蕴。11月11日,中法文化与旅游年文化交流活动“三星堆、金沙遗址价值阐释与展示研究圆桌对话会”在广汉三星堆博物馆举行,会上共同回顾了中法多年来,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领域的友好合作。
新闻里面找新闻,竖屏模式更亲粉!四川观察《联播观察》专区新潮上线。《联播》深一度、观察近一步,每晚8点,四川最权威时政新闻栏目换个姿势,带您一起“网感”四川。近年来,三星堆各种火出圈,不管是线上热搜不断,还是线下博物馆一票难求,热度不断高涨。
2023年7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考察,祝贺三星堆博物馆新馆落成使用,指出“三星堆遗址考古成果在世界上是叫得响的”“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古蜀文明与中原文明相互影响等提供了更为有力的考古实证”,并对文物保护修复工作提出要求。
“十年考古无人问,三星堆醒天下知”。自从2019年底,三星堆发现新祭祀坑以来,出土了世界上树株最高的青铜神树,最大的青铜纵目人像等等3000多年前的文物遗存。三星堆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三星堆文化从哪儿来?又为什么消亡?引发了无尽的猜想。
成都平原的西南部有一座面积不大的县城,名曰青神。城区西北车水马龙的公路旁,如今是一片开阔的广场,白天时闹中取静,等到华灯初上,广场舞的人群列阵蹁跹,又成了一方乐舞的海洋。就在六十几年前,这里还只是城外的一处郊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