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你曾经有过这样的时刻吗?心里明明白白知道某件事难如登天,但你就是忍不住想去做,去尝试。是不是觉得自己特傻?别急,看完这篇文章,你可能会对自己的“傻劲”有新的认识。春秋战国时期,有这么一位哥们儿,叫墨子。他可不是一般人,是个有名的思想家,提倡兼爱非攻。
有一次,墨子的学生子禽问他:“老师,多讲话你认为好不好?”墨子没有直接回答,只是说:“不知道你注意了没有?池塘里的青蛙,一天到晚呱呱呱——呱呱呱——叫得口干舌燥,有谁去理他们呢?粪坑里头的苍蝇整日整夜嗡嗡嗡——嗡嗡嗡——唱得那么起劲,有谁爱去听呢?
《礼记· 学记》载有一段儒家答问法的要领:“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儒家弟子奉此教条,答问以谨慎、保守为诫。公孟子对墨子说:“君子应当拱着手侍立,等待国君发问。问他时,他就说不问他时,他就保持缄默。
“天”是什么?“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既代表着哲学上的最高范畴,也是宗教和政治意义上的最高概念。“天”创造了一切,也决定了一切。如何解释“天”以及“天”、“人”之间的关系是一切学派必须回答的根本问题。墨子学说对“天”的解读,主要包含“天威”、“天意”、“天谴”三个部分。
有风且有时间的日子,我喜欢跟着爸爸去体育场放风筝。奔跑、放线,看着风筝越飞越高,越飞越远。我知道,虽然风筝的线在我手里,但是风筝的视野远远超过了我,它飞上高空,俯视着开阔的城市。风筝从被发明的那一刻起,是不是就承载着一种飞得更高、看得更远的梦想?
纵观古今成大事者,为人处世皆有妙方。先贤的人生经验,对我们普通人来说,非常值得借鉴。总结起来,古人的人生智慧,都凝结在这九个字里。事不拖是人就会有惰性。谁都有累了、乏了的时候,免不得想要停下来偷会儿懒、歇一歇。但做事最怕的就是一个“拖”字。今日事,今日毕。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人活在这个世上,忙忙碌碌,无非做人与做事。这世上,相处的人很多,相处起来聪明的人却难寻。01聪明的人,话不多墨子的学生秦子曾问他:“多说话和少说话哪个更好?”墨子回答说:“青蛙和苍蝇,日夜尖叫,使自己口渴,但没有人愿意听他们的声音;而报晓的公鸡只在黎明鸣唱几声,却叫醒了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