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云新闻】近年来,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依托自身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和气候优势,积极推行“林业+养殖”特色生态产业新模式,引导辖区群众因地制宜发展胡蜂养殖,让闲置“青山”变成了群众增收致富的“金山”。
■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文君通讯员 黄海玲近日,在昌江黎族自治县石碌镇牙营村橡胶林的胡蜂养殖基地,昌江蜂保康养生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志涌正在查看农户养殖的胡蜂生长情况。每个蜂窝都很饱满,蜂蛹不停地涌动着。
望谟县大观镇依托良好的生态优势,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胡蜂养殖产业,并不断提升胡蜂养殖技术,带动群众增收走上致富路。在大观镇大观村的胡蜂养殖基地里,一排排蜂箱整齐排列,基地的工作人员正在对养殖的胡蜂进行日常管护。
来源:中国新闻网 “正常情况下,一个投放点一年可以产出两三百斤蜂蛹,一窝蜂能卖三万余元(人民币,下同)。”近日,伴随着胡蜂的嗡嗡声,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宝坛乡胡蜂养殖户方秀成与村民抬着沉甸甸的蜂蛹,走出茂密的杉树林,准备将蜂蛹装车售卖。
2月24日,在大田县梅山镇香坪小学闲置10余年的教室内,700余个育蜂箱层层叠叠整齐排布,蜂箱内马蜂振翅嗡鸣。“村里将校舍进行改造,去年以来,我们投入约10万元,改造完建成蜂王培育、蜂蛹加工等功能室,省下不少新建厂房等费用。
胡蜂又称马蜂因其具有较强的攻击性人们往往“谈蜂色变”文山市这一小伙凭借几年的摸索与实践成功破译了养殖胡蜂的“密码”闯出了一条养蜂增收致富路转行养蜂走出困境走进位于文山市城北的门寨胡峰养殖基地,4个标准化蜂群养殖棚让人眼前一亮,一个个棕褐色的蜂巢挂活动板房的房檐上,胡蜂煽动翅膀的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