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令史对于清朝男人的深刻印象,莫过于那千篇一律的辫子装扮,上至皇帝阿哥,下到普通百姓,无不将头发梳成辫。所以经常会有一个疑问,那就是满清男子为什么要留辫子?早在满清入关后,顺治帝就曾颁布《剃发令》,规定让汉族改剃满族发型,不剃者斩。不久后多尔衮又一次颁布此诏令。
由前脑剃光,后脑留辫,本是流行于满族的习俗。为使汉人臣服,清朝统治者将其强加于汉族。但提出对汉族剃发政策的却是个名叫孙之獬的汉人。如果不是因为剃发这件让人至今为之诟骂的事情,孙之獬在中国历史上不可能占据一席之地。然而,为虎作伥的“剃发”事件让他声名狼藉,遗臭万年。
清朝的疆域实际上是由中原、满洲、蒙古、新疆、藏地等地区共同构成的,而清朝皇帝在不同民族地区实际上是以不同的身份行使统治权的:清朝的皇帝在中原是天子,在满洲是部族首领和家长,在蒙古地区是大汗,在藏地是文殊菩萨的化身。
我们在古装影视剧中常有看到,清朝人的发型,他们是把前面的头发用剃刀剃的光光的,反而后面一点都不能动,辫子扎得长长的,咱们眼中所看到的都是道具,那很干净,但是如果是真实的大清朝辫子,那是十分的脏,而且还有味,到底是不是这样呢?
昨天有亲问了脑洞老师一个问题:清朝为什么要留辫子?对啊,清朝为什么要留辫子呢?大家知道这是满清入关下的一个命令。当时清顺治皇帝下令,要求各省必须剃发蓄辫,这是清朝国策,不允许妄议,必须执行,不剃发蓄辫的就砍头,叫“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说句实话,之前一直有点想不通,已经历过元朝统治的汉人们,为何还要命地反抗?逆来顺受了近百年,为何对剃发令那么反感。仅仅是民族冲突吗?直到昨天,查资料时看到三张图,画的是清朝早中晚期辫子式样,我才终于理解了,汉人反抗的不止是异族压迫,更是试图保护自己的审美方式。
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县城南边的三江乡,有这样一座奇特的墓穴——"辫子坟",不是这座坟墓的主人叫“辫子”,而是这里没有安葬任何遗骸,只有2000多名藏族人的辫子。这里面到底有怎样一个故事呢?鸦片战争爆发,清军节节败退1840年6月,中英鸦片战争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