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6日,执行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2”号停靠新西兰利特尔顿港,开展物资补给和人员轮替工作。此前,“雪龙2”号已完成中山站和秦岭站的物资卸运和人员上站工作,并接上22名韩国张保皋站的考察队员,帮助运送他们到利特尔顿港。
新华社“雪龙2”号1月30日电(记者周圆)新西兰南岛最大城市克赖斯特彻奇有何特色?面对记者的提问,考察队员都会给出一个关键词——南极。执行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2”号,本航次已3次停靠克赖斯特彻奇市的利特尔顿港。克赖斯特彻奇具有临近南极的地理优势。
来源:【人民网】新华社“雪龙2”号1月28日电 (记者周圆、卢怀谦)正在执行中国第四十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2”号28日在新西兰克赖斯特彻奇市利特尔顿港举行公众开放日活动。中国驻新西兰大使王小龙在活动欢迎仪式上表示,南极地区对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生存具有重要影响。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北京时间昨天(3月1日),随着最后一次拖网作业结束,执行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2”号大洋队完成了本航次的大洋调查任务,包括开展生物生态、水体环境、沉积环境、大气环境及污染物分布综合调查监测。
北京时间7日,执行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2”号在南极秦岭站载上考察队员,启程返回中国。“雪龙2”号于6日抵达南极秦岭站,这是本航次第三次停靠该站。停靠期间,69名考察队员分批次搭乘船载直升机上船。
来源:新华社新华社“雪龙2”号12月30日电(记者黄韬铭)北京时间12月29日,执行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完成秦岭站物资卸运和人员登陆工作,并在接上22名韩国考察队员后,驶向新西兰利特尔顿港。
来源:新华社正在执行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2”号3月18日在新西兰克赖斯特彻奇市利特尔顿港举行公众开放日活动,当地政界、民众约600人登船参观。这是3月18日拍摄的停靠在新西兰克赖斯特彻奇市利特尔顿港的“雪龙2”号。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北京时间1月27日下午,完成大洋调查的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雪龙2”号抵达新西兰利特尔顿港,进行队员转运、物资补给。总台央视记者 陈博:现在是北京时间1月27日的下午,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雪龙2”号船抵达新西兰利特尔顿港,进行考察队员转运和物资补给等。
1月28日,在新西兰克赖斯特彻奇市利特尔顿港,人们在公众开放日活动期间参观“雪龙2”号。新华社记者卢怀谦摄新华社“雪龙2”号1月29日电(记者周圆)北京时间29日,执行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2”号驶离新西兰利特尔顿港,前往罗斯海。
新华社照片,北京,2024年2月3日一周看天下丨“雪龙2”号在新西兰举行开放日活动1月28日,在新西兰克赖斯特彻奇市利特尔顿港,人们在公众开放日活动期间参观“雪龙2”号。正在执行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2”号28日在新西兰克赖斯特彻奇市利特尔顿港举行公众开放日活动。
北京时间2023年12月28日,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雪龙2”号大洋队就在西风带开始投放抛弃式温盐深仪,进行水文环境走航调查,这也是大洋队首次开展考察作业。本次南极考察将依托“雪龙”号、“雪龙2”号和考察站开展一系列综合调查监测,深入研究南极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