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十二月令圆明园行乐图此组板画共有十二幅,以珐琅彩绘画雍正与其子女在圆明园内共享天伦之乐的场景。内容以十二个月份来展示,场景宏大,人物和建筑浑然一体,绘画细腻,无一败笔。板画胎质洁白坚致,结构紧密,细腻似玉,酥油般滋润的釉面散发出庄重典雅的皇室气息。
《雍正十二月行乐图》局部“五月端午街前卖神符,女儿节令把雄黄酒沽,樱桃桑椹、粽子五毒,一朵朵似火榴花开端树。一枝枝艾叶菖蒲悬门户,孩子们头上写个王老虎,姑娘们鬓边斜簪五色绫蝠。”这首北平俗曲生动地道出了老北京端午节的习俗。
北京晚报·五色土 | 作者 周乾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为我国中秋节,祭月(又称拜月、供月)、赏月是中秋节的重要习俗之一。祭月源于我国古人对月神的崇拜,通过在秋分时节的祭拜方式,祈盼月神降福人间;而赏月为拜月活动的延续,古人通过赏月方式,进一步表达团圆如意的美好愿望。
图为《乾隆帝岁朝行乐图》之“放烟火”场景。(故宫博物院影像资料库供图)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乙巳蛇年春节临近,多地明确可有序、限时或在限定区域燃放烟花爆竹,充分尊重传统习俗与部分民众的需求,让年味更浓。其实明清时,春节期间皇家宫廷也会燃放烟花,以庆祝新年,增添年味。
按照中国古代历法,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古人对于元宵节的热爱,不仅表现在难以计数的元宵诗歌中,也表现在传世的画作中,尤其元宵画作让我们得以一窥古人过元宵的场面,领略传统节日、传统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