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开埠之后,大量外国人来到上海,海纳百川华洋杂处之下,许多外来语融入到上海话之中。所谓“洋泾浜”,原指带有地方口音的不纯正英语,而这些一度被人瞧不起的“洋泾浜”却在不知不觉之中进入了上海话之中,成为了上海话日常用语中的一分子。
“拿摩温”是上海的“洋泾浜话”之一,是指欺压工人的工头。近日整理上海苏州河沿岸的历史资料,又见到了“拿摩温”一词,故意问小辈是什么意思,得到的回答十分明确:“拿摩温”是英文Number One的谐音,意即首席或者第一号。其实,“拿摩温”是上海的“洋泾浜话”之一,最初源于译音。
湖北武汉,武汉原创音乐人、武汉方言民谣歌曲《汉阳门花园》的词曲作者冯翔。一篇好文一片宁静挥去一天的疲劳让我们一起夜读我是您今晚的书友姚昊今天为您推荐《那些非基本词、外来词,是社会发展、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见证,方言吸纳的外来词》各文明碰撞,文化交流密切,当然少不了语言的密切接触。
今天介绍的这个汉字,字形很有趣,由“奶牛”二字组成,起初我以为就是奶牛的意思,因为汉字中很多这种合体字,但是据《汉语方言大词典》种解释,这个字是客家话中蝌蚪的意思,读作nǎi(读音:奶)。当然,不同地区客家话称呼蝌蚪也有不同的叫法,也有的地区叫“拐念欸”或者“gia diu”。
04:18吴寄南:愿做“人梯”,帮助中日年轻学者成长(04:18)【编者按】1972年9月29日,中日签署《中日联合声明》,实现了两国邦交正常化。五十载冷暖起伏,半世纪沧桑巨变。共同的记忆、特别的联结、持续的接力,过往的中日友好瞬间,观照着当下时代激流里的行与思。
新民晚报讯(记者 宋宁华)南汇话大挑战、“煮海熬波”模拟体验,100多种已经消失在田间村头的上海原生植物重现沪乡空间小院……今天,上海首个沪乡文化与本土生境沉浸式体验馆“沪乡空间”在浦东惠南镇海沈村正式对公众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