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妈妈在微信群里吐露了自己的苦恼:近来女儿说的频率最高的一个字是“买”,带她到公园,要买气球、风车、泡泡枪;去超市,必买卡通橡皮、彩笔和新款的玩具;即便是走过路边小店也能挑上几款发卡和小辫绳……总之,无论去哪儿,女儿都不能空手而归,而类似的东西家里已经攒了很多。
在平时的家庭教育咨询指导过程中,经常有家长反映说自己的孩子从家里“偷拿钱”,然后到外面去胡乱花。面对孩子这种行为,很多家长非常气愤,认为这是孩子品质出了问题了,一气之下,对孩子非打既骂,企图通过这种方式堵住管教上的漏洞。家长这样做有没有道理呢?
佛山日报讯见习记者王春艳、潘宇莹报道:佛山首届财商大赛近日正式启动,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许多小朋友对金钱和消费没有明确的概念,不知道如何挣钱,也不了解挣到的钱到底有怎样的购买力。培养良好消费习惯铁军小学四年级的张宇航没有固定的零花钱,有想要的东西时会告诉妈妈。
N海都全媒体记者 林涓 文/图盲盒卡牌成学生的社交“新宠”,直播平台上“拆卡直播”火爆,但部分卡牌涉低俗内容,线下门店中盲盒卡牌也同样受热捧,其中不乏福州学生消费者……此前海都报曾报道《盲盒卡牌成学生社交“新宠” !部分涉低俗内容!福州情况是……》,引发不少学生家长关注。
初中孩子在父母不知道的情况下,把家长的银行卡同时绑定在他的微信上,短短的一个月内就使用了几万块钱来买奢侈品,买了苹果手机,电脑,还有其他电子产品,最奇怪的是总是买NK的鞋子,鞋子最低价格2000块,最贵的是6999的,买了5-6双。网友们能告诉我这是个什么原因吗?
儿子马上5岁了,每次接他放学,总要求我给他买东西,每次也不多就1-2块钱,可是不想让他天天买,因为学校周边也都是些没营养的食品,这两次不让他买东西,竟然问我,:妈妈,为什么别的小朋友可以买东西,我为什么就不能买,我说可能别的小朋友在家听妈妈的话,在学校好好写字了,他说那我也听话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