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也是中国法治的未来。尤其在一个有着深厚人治传统的国度,以适当的方式阻隔人治“代际传递”,通过代际更替实现法治的跃升,乃是一条建设法治的重要通道。这意味着法治教育应当成为“人之初”的重大课题,以更加“走心”的教育方式,在孩子们的心中播种下一颗法治的“种子”。
近期,“夜闯女生宿舍”“造黄谣”等几起大学生践踏法律红线的事件成为舆情热点。这些事件虽然只是偶发性事件,但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一些大学生法律意识的薄弱和抓好法治教育的重要性。大学生法治教育,不仅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迫切要求。
青葱岁月 有法相伴——以“一号检察建议”为牵引助推校园法治教育“三人谈”研讨嘉宾:◇王敬波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教授◇杨新娥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第七检察部主任◇郭院丽 北京一零一中学学生处主任◇主持人:王海瑞编者按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出“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依法治国”、法治教育“从青少年抓起”,与家庭教育有关吗?
主要目标是通过五年的法治宣传教育和法治实践,到2020年,在全公司形成厉行法治、自觉遵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使“三全五依”法治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促进全员法治素养和企业法治素质明显提升,依法治企和合规管理能力达到敖汉地区和国网赤峰供电公司先进水平,基本建成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法治教育从娃娃抓起,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不断增强青少年的规则意识”“普法工作要在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特别是要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不断提升全体公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
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为进一步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治教育,培养未成年人的法治意识、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2月26日下午,旬邑法院张洪法庭根据院党组安排部署,开展了“法庭开放日”活动,特邀张洪镇中心幼儿园师生走进法庭,近距离感受司法威严,接受法治启蒙教育。
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加强法治教育,帮助广大青少年学生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事关广大青少年的思想品德塑造、健康人格养成,事关整个社会的法治水平和公民法治素养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