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伊始,低空经济已然成为行业内的崭新热点,资本、技术、人才等皆踊跃投身于这个万亿规模的市场。美国洛克希德 - 马丁公司将人工智能 / 机器学习列为 2025 年空间技术之首,该技术融入空间探索各环节,赋能自主操作。
本报赴珠海特派记者 樊 巍 珠海航展是备受国内外期待的天空视觉盛宴,同时也是展示我国航空航天产业发展成果、预示空天经济发展方向的一个重要平台。在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环球时报》记者在现场观察到,商业航天成了热门主题。
人民网北京3月29日电 (记者申佳平)“没有‘夕阳’的产业,只有‘夕阳’的工厂。”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日举行的发布会上,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涂高坤介绍,近年来,广东制造业加速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空、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蔡宇丹中国版“星链”排队发射,民营商业航天迎来新纪元,山东近海发射点扩容,产业红利期助推,坐拥全国唯一海上商业发射母港,烟台开商业航天这个“新局”站上风口。1.到山东去看“航空大片”到日照去看“航空大片”!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珠海11月12日电(记者 李纯)推动商业航天发展,关键靠什么?对于这个问题,多位商业航天领域的专家与从业者给出了一致的答案:创新。在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开幕之际,2024珠海论坛同步在中国广东省珠海市举行。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林倩梅 杭州报道今年5月初,在一片掌声和摇曳的旗帜中,一辆卡车从蓝箭航天嘉兴火箭制造基地出发,搭载着浙产民营火箭朱雀二号遥二火箭,历时9天,途经数十个省市后抵达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蓝箭航天火箭发射场,很快将择机发射。
4月24日是第九个“中国航天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作为新增长引擎之一,“商业航天”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近年来,中国航天探索浩瀚宇宙的脚步行稳致远,“苏字号”商业航空正驶入规模化发展快车道。
今天(4月24日)是中国航天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也在今天举行。会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表示,将抓紧研究推动国外航天员以及太空游客参与空间站飞行。实际上,它已被广州商业航天公司提上日程。
7月25日成功开启问天实验舱舱门,顺利进入问天实验舱,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轨进入科学实验舱。中国的航天工业在国家主导下发展了 60 余年后,于2014年首次向民间资本敞开大门,政策、资本、技术、人才源源不断地涌向商业航天领域。
2023年,上海发布《上海市促进商业航天发展打造空间信息产业高地行动技术(2023-2025年)》,计划到2025年,上海将形成从火箭、卫星、地面站到终端的全覆盖产业链,为航天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1月24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
作为新增长引擎,商业航天今年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在政策鼓励下,多地出台规划,部署一批重大项目,加快完善产业布局。据中国航天工业质量协会统计,从2015年至2020年,我国商业航天产值由3764.
“新质说”带你盘一盘广东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到的那些“新”词汇本期关键词是“商业航天”Commercial Space Industry不久前闭幕的珠海航展,代表空天产业的两大方向——低空经济和商业航天“比翼齐飞”,成为现场长枪短炮争相捕捉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