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省南部,有一座高山巍峨高耸,它居于太行山与华山之间,故名中条山。这座山上有一棵千年古树,到底有几千年?没人说得清,只知这几千年来,传说三国名将周仓曾偎倚在树下乘凉,无数世人向它虔诚祈愿,甚至为其建庙。这棵树真的有灵性吗?真的可以带来福祉吗?
我国的各民族中自古以来就有古树崇拜的习俗,特别是在一些偏远山区和农村,上百年上千年的古树被人们所敬畏,有的古树前建起庙宇,有的给古树披红插花,到了逢年过节的时间,古树下更是热闹非凡,人们之所以这样崇拜古树,其实大多数都源于古人流传下来的一些民间传说故事,其背后是追求的精神享受或者一种心灵寄托,人们认为万物有灵,希望得到他们的庇佑,消灾避难。
元昌古柏郁郁葱葱地生长着,三个成年人合抱才能将其围住 黄河新闻网 记者高增平 摄元昌古柏 黄河新闻网 记者高增平 摄黄河新闻网吕梁讯在柳林县李家湾乡元昌山上的雨神庙前,两棵经风沐雨的参天古柏郁郁葱葱地生长着。
此时山西自驾游,最感到震惊的是在晋祠院内,生长着一棵有3200岁的古柏树。若不是亲眼所见,我还真的不相信。如果说百岁老人是人中之寿星,那么这棵古柏树就是树中之王。据我所了解,在众多的树木中,柏树和松树是最长命的。柏树的生长年限一般是500年到800年。
楸树高花欲插天,暖风迟日共茫然。近日,晋祠奉圣寺内,一株唐代时期栽种的千年楸树开花了!一时间冲上热搜,引得上万网友围观!这株楸树历经1300多年,却依然枝繁叶茂、华盖擎天,粉紫花朵冠盖满树,美不胜收。楸树在晋祠的红墙琉璃瓦的映衬下,俨然像一幅清丽而又古韵盎然的画卷。
介休绵山侧柏 灵石石膏山周槐 历山青檀 广胜寺麻花柏 介休绵山侧柏这株侧柏长在介休市绵山镇西欢村秦树岭上。“闻道秦时树,绵山久结根。虬枝深岁月,翠色老乾坤。距以不材弃,且同大北存。风尘谁赏识,万古挺孤村”。这是清朝乾隆四十二年,介休县知县吕公滋为这株秦柏撰写的碑文。
今天是植树节,带你到山西晋祠打卡那些千年古树。晋祠,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原名为晋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后被追封为晋王)及母后邑姜后而建。其中周柏被誉为“晋祠三绝”之一。晋祠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祭祀园林,属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当下正值我市2022年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记者在狄仁杰文化公园举行的“龙城古树名木摄影展”上,与市园林局绿化管理科工作人员李擘,一起为广大市民细数龙城古树名木之“最”,以引领大家走近古树名木,激发古树名木保护热潮,营造保护古树名木的社会氛围。
来源:【绿色中国】文/景慎好 卢 燕“八千里风暴吹不倒,九千个雷霆也难轰”,是山西人对古树名木历经沧桑,至今巍然屹立傲苍穹的形象描述。山西历史悠久、山川秀美、资源丰富、文化灿烂。自古以来,山西人民就和古树名木有着血脉相融的历史情缘。
“上党从来天下脊”。我的家在太行山脚下梁家庄村的观音堂里。五代十国时期,我就在这里静静生根,茁壮成长。“老干擎天直,盘根拔地深。”千余年来,我长到16米多高,胸径1米有余,冠幅达8.9米。我枝叶苍翠,身材笔直,顺溜得没有一条侧枝,甚至连树皮的纹路都是直上直下的,精细均匀。
我是生长在享有“鸡鸣三省”之美誉的芮城县大禹渡黄土崖边的一棵柏树,别看我如今已经是4000岁的老人了,但依然雄姿伟岸、苍翠挺拔,枝繁叶茂、郁郁葱葱,大家见到我,都啧啧称奇,送我“神柏树”称号。现在的我身高14.6米,胸径1.53米,腰围6.8米,树冠东西17.5米、南北19.
从山西的地形图可以印证山西表里山河之美誉,东面是太行山脉绵延不绝,西面黄河天险据守把关,中间偏西吕梁山脉如巨兽横亘,南面王屋中条山像收紧的布袋口与黄河并行,山西境内黄河支流-汾河贯穿南北,从南到北分布着断裂的几个大盆地,分别是大同盆地、忻定盆地、太原盆地、临汾盆地、运城盆地、长治盆地,如此地形宛然一座天然的四面要塞的大城堡,难怪几千年前我们祖先在这里繁衍生息,造就灿烂的中华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