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共分3部,这部百万字的长篇巨著,以中国1975到1985十年时间为背景,以生长在黄土高原上的农村青年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文/DMyoyo"砍柴的老汉放下柴捆,抹一把额头的汗水,瞥见了山坡上的少年。那少年席地而坐,怀里捧着一本破旧的书,嘴里念念有词,浑然不觉身边的羊群已经散开……"这是发生在1975年黄土高原上的一幕场景。如果你曾读过《平凡的世界》,一定记得这个放羊娃——孙少平。
路遥,一个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深刻印记且熠熠生辉的名字。他的作品宛如质朴却蕴含无尽宝藏的矿石,以其极为朴实无华的语言、入木三分的社会洞察以及对人性细腻入微的描绘而声名远扬。他的一生,全然被坚持、奋斗与对文学的赤诚热爱所填满。
中篇小说《人生》还在持续走红时,身处“名人”效应而带来的众多且五花八门的繁杂事务中的路遥,在好不容易冷静下来后,对自己已有的创作进行了清醒地检讨和反省。路遥发现文坛上已经有了一种对自己创作水平的论断:有人认为《人生》是他不可能再逾越的一个高度。
三十年前的1992年11月17日,作家路遥因肝硬化医治无效去世,年仅42岁。即使在他去世三十年后,这本书依然长盛不衰地影响、激励和感动着无数中国的青年,在清华、北大等中国众多高校的借阅排行榜上,成为上榜次数最多的小说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