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的孩子,北大医学博士,向北京多家医院投送简历,被告知,录取的几率很小。网上也看到很多类似情况,优秀的医学生却找不到工作。。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首先来了解一下我国当前医疗行业的就业形势。人口老龄化,疾病谱的变化,这些变化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
工作经历:张医生33岁,作为医学博士,毕业之后在三甲医院工作,而且是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但是他却一点也不快乐,因为对于医生来说,每天都感觉有些乏累,而且学习了这么长的时间,真的是非常的疲惫,尽管在科室里人际关系和睦,没有对立面,可是需要在岗位中不断学习,不断参与考试,应对更多的工作压力和生存压力。
都说“劝人学医,天打雷劈”但数据是不会骗人的,各省每年的录取分数线医学类专业要遥遥领先于其他的专业,作为高考大省,河南省的录取情况是相当居于参考性的。可以看到新乡医学院的录取最低分也高达581。就便是深受大家欢迎的计算机与电气工程也很难赶得上这个专业。
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基本上都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很多基础研究的生物医学博士生,毕业以后,往往就是找一个博士后,然后做实验室,有少部分优秀的成为科研院所的教职员工,而更多的则是一站博后完接着一站,处于待业和失业的边缘。而且待遇和其他专业相比,明显要可怜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