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找你借钱就是在出招,你能够接招仅仅说明你有招架之功,不足以说明你有还手之力,唯有你见招拆招,后发制人,用精妙绝伦的回答争锋相对,你才能够在自保的基础上实现全胜,好比如太极拳借力打力,因势利导方可游刃有余。
我们自己或者是父母可能遇到过亲戚朋友要你帮忙贷款的事情,有的人架不住天天打电话哭诉又碍于亲戚身份不好拒绝,也就勉强答应下来了。那么帮他人做贷款担保真的像他们说的那样没有风险吗?看完小陆分享的几个真实案例就知道了。
“喂,女士您好,请问您近期是否有资金需求,我们可以帮助您提供一笔贷款,金额不限,时间可选12,24,36期还?请问您这边需要了解一下吗”也许是好奇心使然,也许是周末心情不错,一反之前我没有立即挂断电话,而是决定看看。
最近因为有朋友想贷款,但是自己又没有相关常识和经验,所以拉上了我去陪他跑了几家助贷公司,发现各家客户都还挺多,市场需求应该很大,但是听交谈很多人都对这个行业不太了解,去了之后就任人摆布,结果却无法下款,白白浪费的时间,也导致了一些本来资金紧张的人寄希望于此以为能贷出来,结果却因为
“这种短信不是银行发的,不要被骗!”2022年8月,被一则带有“【农业银行】”、“储备金”等字样的短信误导,险些落入骗局的上海市民申女士,愤怒的在自己朋友圈中留下了这样一段发言。她的遭遇在朋友圈中引发强烈共鸣,不少亲朋表示,自己也接到了相似的短信。
“贷了10万元,服务费交了2.9万元!我怎么那么蠢,当时竟然信了他说的话。”四川成都的向女士向记者回想起自己被骗的经历,忍不住哽咽起来。今年6月,她接到一通自称“××银行贷款中心”的电话,因需要资金周转,向女士就和对方约定见面了解情况。
“贷了10万元,服务费交了2.9万元!我怎么那么蠢,当时竟然信了他说的话。”四川成都的向女士向《法治日报》记者回想起自己被骗的经历,忍不住哽咽起来。今年6月,她接到一通自称“××银行贷款中心”的电话,因需要资金周转,向女士就和对方约定见面了解情况。
近些年想必很少有人没接到过“我这边是××银行,请问您需要贷款吗?额度30万”之类的电话,堪称线上版的“游泳健身了解一下”。作为业内人士,不难戳穿对方自称银行人员的话术,比如蹩脚的普通话,比如反问一句:为什么不用座机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