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新题乐府”是与古题乐府相对的概念,又称“新乐府”。最早提出这一概念的当是中唐诗人李绅,他创作《乐府新题》二十首,元稹和作十二首,称为“新题乐府”(《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序》),白居易也创作了五十首《新乐府》。
作者:万紫燕(湖南理工学院中文学院讲师)学界关于唐代“新乐府”与“新乐府运动”尚有诸多争议。如裴斐、罗宗强、周明、王启兴、王运熙、黄耀堃等学者或从“运动”概念,或从“新乐府”概念的角度,质疑新乐府运动的存在。
乐府诗原是歌谣,配乐而唱,兴盛于西汉,发展于东汉,是五言七言诗歌的先声。乐府诗有我们熟悉的“乐府双壁”——《木兰行》、《孔雀东南飞》,还有“五言冠冕”《古诗十九首》,无不是语言朴素,描写生动,与唐诗宋词比起来更有一种天然去雕饰的自然感。
师恩如海,浩瀚广博。值此开学之际,中华经典诵读大会联袂来自全国各地的五名人民教师,“云”聚央广网,用“经典”劝学: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一起跟随老师们诵读的《长歌行·汉乐府》,感受经典文化的力量,努力勤学,不负韶华。
作者:张煜(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新乐府是唐人所作新的乐府诗。郭茂倩《乐府诗集》将新乐府辞列为最后一大类,共计11卷,429首,其社会功用,音乐属性都与其他类乐府诗不同,是很特别的一类,在文学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关于新乐府的研究,长期以来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问题,聚讼纷纭。
乐府是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管理音乐的一个官署。它于秦朝始建,汉武帝时进行了扩建。它的主要任务是收集各地民歌,并进行加工改编,以供祭祀、宴乐时使用。著名音乐家李延年是当时的“协律都尉”,主管乐府。他对民歌收集、改编和创制“新声”等曾作出过重大贡献。
乐府是中国古代设置于宫廷的一个音乐舞台机构,最初是秦朝设置的,属于少府管辖。公元前112年,汉武帝正式设置乐府,其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
A部1.阿①ā 阿罗汉 阿姨 ②ē 阿附 阿胶2. 挨①āi 挨个 挨近 ②ái 挨打 挨说3. 艾①ài 方兴未艾 ②yì 自怨自艾4. 熬①āo 熬鱼 ②áo 熬药5. 拗①ào 拗口 ②niù 执拗B部1. 扒①bā 扒开 扒拉 ②pá 扒手 扒草2. 把①bǎ 把握 把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