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HyperAI超神经关键词:类脑计算 人工智能 天机芯片 邓磊邓磊,清华首位类脑计算博士、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博士后。8 月 1 日《 Nature 》杂志的封面上,展示了文章《面向人工通用智能的异构天机芯片架构》,他作为第一作者,负责了芯片的设计和算法细节。
南方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隋森芳院士团队《nature》“Nuclear export of pre-60S particles through the nuclear pore complex”为题发表科研论文,提出了相关的核孔复合体的核输出易位模型。
近日,Nature主刊邀请上海大学钱伟长学院副院长、理学院物理系任伟教授在Nature上撰写发表News & Views Article,文章题为“Topology turns the crank on magnetoelectric switch”,介绍了凝聚态物理领域中关于多铁性材料在实验上的最新进展。
12月8日,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张彬彬教授研究团队领衔在全球顶级科研期刊《Nature》上发表论文“Along-duratio gamma-ray burst with a peculiar origin”。
据悉,这篇文章当时发表在期刊《Advances in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上,题为 Monitoring of Sports Health Indicators Based on Wearable Nanobiosensors。
2018年10月11日,Nature在线发表了华侨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的研究论文《Perovskite Light-Emitting Diodes with External Quantum Efficiency Exceeding 20 percent 》,报道了钙钛矿电致发光领域的重大研究进展。
由矢野裕太参与的被撤回文章:Graphene Nanoribbon Dielectric Passivation Layers for Graphene Electronics,ACS Applied Nano Materials;
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教授周鹏团队与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胡伟达研究员合作,在智能运动探测领域取得了原创性进展,巧妙地运用新型神经网络概念打造出了动态感存算一体化、可实现人类视觉完整功能的“全在一”器件,首次得以在时间尺度上进行图像处理,实现运动探测与识别。
当地时间 5 月 6 日,中科大 2010 级少年班毕业生、美国麻省理工学院「95 后」博士生曹原与其博导 Pablo Jarillo-Herrero 连发两篇 Nature 文章,介绍了「魔角石墨烯」研究的新突破。
手握7篇Nature的“天才少年”曹原,又以一作兼通讯的身份在Science发文。4月16日,曹原以第一作者兼通讯的身份在《Science》发文《Nematicity and competing orders in superconducting magic-angle graphene》。
Nature不仅是顶刊,也是顶刊中的顶刊,是世界两大牛刊(Nature,Science)之一,能发一作论文是难上加难,难能可贵。研发出AlphaGO的人工智能的顶级团队DeepMind的很多论文都是发表上Nature或者Science上的,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效应。
林克斌本科毕业于普通二本,2016年考研调剂进入华侨大学读硕士,2018年成为在读博士生。在短短三年时间内,林克斌就以第一作者在Nature上发文,殊为不易。3年后,2021年11月25日,国际顶刊Nature在线发表了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Edward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