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整体肿瘤诊断和治疗水平的提高,逐渐进入了精准医学时代。上海报业集团海上名医特邀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主任吴德沛、血液科黄海雯,共同带来《摆脱治疗困境——谈谈淋巴瘤CAR-T治疗和自体移植》视频直播。
淋巴瘤是发病率最高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之一,我国每年约有10万名新发淋巴瘤患者,其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阶段,临床症状复杂多样,部分亚型易复发,预后差。不过,随着近年来突破性创新治疗手段的不断涌现,淋巴瘤的临床治愈率不断提升。
淋巴瘤是发病率最高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之一,我国每年约有10万名新发淋巴瘤患者,它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阶段,临床症状复杂多样,其中,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作为最常见的侵袭性恶性淋巴瘤,这种淋巴瘤预后较差。不过,随着近年来突破性创新治疗手段的不断涌现,淋巴瘤的临床治愈率不断提升。
近年来,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特别是新药治疗领域取得了巨大进展。为提高我国临床医师对CLL/SLL的诊断、鉴别诊断及规范化治疗水平,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和中国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工作组组织相关专家对中国CLL/SLL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进行了修订,制订了本版指南。
为进一步提高淋巴瘤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率,2024年1月27日下午,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白血病专家委员会、CSCO淋巴瘤专家委员会和北京市希思科临床肿瘤学研究基金会主办,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和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共同承办的“CSCO白血病专家委员会、淋巴瘤专家委员会及骨髓瘤筹备委员会工作会议暨2024年CSCO血液及淋巴瘤、骨髓瘤疾病学术大会。”淋巴瘤专场于海口成功召开。
淋巴瘤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在中国的发病率约为6.68/10万,每年约有10万名新发淋巴瘤患者,作为其中最常见的侵袭性恶性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较于其他淋巴系统肿瘤预后更差,约40%-50%患者经过初始标准治疗后仍会复发。
为进一步提升河南省淋巴瘤病理诊断水平、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8月31日,由河南省医学会病理学分会淋巴造血疾病学组主办、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淋巴瘤专业组协办、濮阳油田总医院承办的河南省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基层行暨河南省第十九期淋巴瘤读片会在濮阳迎宾馆顺利召开。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新型第三代ADC药物维泊妥珠单抗的问世,对于复发难治性淋巴瘤患者来说是一件非常让人兴奋的事情。以往的药物治疗常采用一种联合治疗方案,但该方案用了20年,有近一半患者仍无法治愈,而且很容易产生耐药,治疗手段非常有限。
2024年5月6日,由中国最大的血液肿瘤患者组织淋巴瘤之家主办、罗氏制药中国公益支持的“无虑人生”活动在上海召开,这是该活动自创办以来连续第三年举行。恰逢奥运之年,为响应崇尚健康、呼吁团结友爱的现代奥林匹克精神,今年活动来到了上海标志性的大型公共体育场馆——上海体育场。
近日,罕见病靶向药物莫格利珠单抗由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开出江苏省首张处方。该药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系统治疗的复发或难治性 Sézary 综合征 (SS) 或晚期(III/IV)蕈样肉芽肿 (MF)成人患者。
淋巴瘤是最常见的恶性血液肿瘤之一,我国每年约有10万名新发淋巴瘤患者。如何延长淋巴瘤患者的五年生存率?怎样给亟需更有效后线治疗选择的复发、难治性患者带去新希望?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金正明坦言,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关于淋巴瘤治疗基本谈不上“治愈”。
为庆祝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学科建科一甲子,提高公众对血液疾病的认识,促进早识别早治疗,9月10日(周二)下午,医院将举行大型义诊活动。本次公益义诊活动将由医院血液科的顶尖专家团队提供专业咨询和诊疗服务。义诊活动免收挂号费,现场登记就诊,方便市民参与。
2023金陵淋巴肿瘤论坛丨黄海雯教授: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在淋巴瘤治疗中的应用编者按:2023年5月20日,由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江苏省研究型医院学会主办,江苏省人民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和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联合承办的“第21届金陵淋巴肿
罗氏制药中国日前宣布,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正式批准皓罗华®(英文商品名:Lunsumio®,中英文通用名:莫妥珠单抗/mosunetuzumab)单药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至少两线系统性治疗的复发或难治性滤泡性淋巴瘤成人患者。
中新网上海7月11日电 (记者 陈静) CAR-T细胞治疗药物的问世,给不少血液肿瘤患者带来福音。记者11日获悉,奕凯达( 阿基仑赛注射液)用于治疗复发/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r/r NHL)的中国患者多中心真实世界研究数据“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