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送爽,丰收在望。位于安徽宿州埇桥区栏杆镇的大豆万亩高产示范片,湛蓝的天空下,万亩大豆仿佛碧绿的地毯铺展至天边。这块地的“主人”是南京农业大学“十年一剑”育成的高产大豆品种“南农47”。时值金秋,“南农47”迎来成熟期。
近日,南京农业大学举行第二届宿州大豆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大会,百余名专家教授齐聚安徽宿州,丰收节前话“丰产”。秋风送爽,大豆摇铃。湛蓝的天空下,安徽宿州埇桥区栏杆镇大豆万亩高产示范片的大豆仿佛金黄的地毯铺展至天边。
近年来,陆良县委、县政府立足得天独厚的玉米制种条件,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加大玉米制种基地建设力度,全面提高制种质量,保证供种安全,构建起集科研、生产、加工、包装、销售于一体的玉米种子产业格局。
9月,秋收大幕全面开启。看着收割机在田里作业,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金龙镇良园村村支部副书记张以富再也不用为收成发愁了。去年底,金堂县规划实施4.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在已经基本完成。“这都多亏了农业银行想办法帮忙解决了农田建设资金缺口问题。”张以富说。
王 臻互丰公司基地内不同品种的油菜。互丰公司供图科研人员正在观察油菜。青海日报记者 李娜 魏雅琪摄夏季的青海,满目金黄。青藏高原“冷凉性”气候、光照充足、病虫害少的自然优势,滋养着一株株油菜;丰收的初秋,油香四溢。成熟的油菜籽经多道工序,成为珍贵的食用油原料。
宋亚萍曾是一名海岛军人劲厉的海风磨砺出她坚韧的品格孤岛守望铸就了她“为民站岗”的信念她既是以责任担当守护城市环境的“城市卫士”更是用12年光阴为困境儿童点亮希望的“爱心妈妈”近日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暨表彰大会在京举行身为河南省濮阳市濮阳县城市管理执法大队九中队中队长的宋亚萍荣获
来源:【淮安日报】为加强学生爱护环境、低碳环保意识,在植树节来临之际,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二(22)青葵中队的队员们在古黄河生态园,开展爱绿护绿植树活动。活动中,树苗种植专家通过一堂别开生面的植物探秘课,为队员们揭开了自然界的绿色密码。
原标题:甘肃临泽:一粒种子的“逆袭”之路中新网兰州10月29日电(戴文昌 杨艳敏)在甘肃张掖市临泽县,玉米制种产业凭借得天独厚优势,加之有力政策扶持、强劲科技支撑以及完善产业体系,销售模式已从“成吨销”到“按粒卖”的完美“逆袭”,品牌知名度和产品经济价值实现双提升。
黄淮海地区是我国大豆主产区之一。近年来,在这里曾经的大豆单产“洼地”,南京农业大学专家团队与安徽省宿州市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合作,推广良种良法,实现了万亩丰收。近日,在宿州市埇桥区栏杆镇的一片农田,记者看到,成片的大豆植株茂密,颜色金黄,豆荚饱满,一片丰收的景象。
央视网消息:内蒙古是能源大区,也是产粮大区。2023年,全区粮食产量达到791.6亿斤,牛肉、羊肉、牛奶产量均居全国第一。因此,内蒙古也有国家的“粮仓”“肉库”“奶罐”的美誉。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近年来,内蒙古大力实施种业振兴计划,为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提供有力支撑。
“江国多寒农事晚。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谷雨前后,天气转暖,降雨量增加,正是下地插秧的好时节。从教室窗户向外望去,青山如洗,山脚下的水田中满是农民躬身劳作的身影。我向学生提议:“农民伯伯开始插秧了,我们也种点东西吧。大家说种什么好呢?”有学生兴奋地喊:“种菜!
新华社 2月28日,持续多日的阴雨天气终于放晴了。在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欧江岔镇欧江岔村,大片翻耕完毕的土地静候着春耕的到来。“90后”种粮大户段誉开着叉车,忙着把刚刚送到的一批种子转运到仓库里。这批种子是经过多年试验、精心对比筛选出来的“优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