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年前,一部名为《康熙王朝》的历史剧,曾创造了万人空巷的收视记录。在电视剧《康熙王朝》中,康熙为了收复孤悬海外的台湾,大胆启用汉臣姚启圣和降将施琅,于公元1682年,率230余艘战船和2万余名水军,出兵攻打澎湖。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这话一点儿也不错。古往今来,围绕在当权者身边的重臣,往往只能风光一时,风光过后,不是“了事拂衣去,深藏功与名”的洒脱与淡然,而是“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的心酸和无尽的悲凉。
《康熙王朝》第二十七集,魏东亭给康熙写了一份奏折:“皇上,奴才泣血上奏!自迁界禁海发生后,闽、浙、粤三省,夏秋两季的税收大减,至今尚不足往年一半。皇上严令的三年内筹措粮银三千万两,奴才倍感艰难。奴才苦思冥想,如卧针毡,生怕耽误皇上的平噶尔丹、驱逐沙俄等宏图伟业!”这份奏折,虽然没
《康熙王朝》中,姚启圣这个人物塑造得很生动,一个倔脾气的老头,让康熙又爱又恨。御史近来在翻阅《清史稿·姚启圣传》的时候,发现姚启圣其人,并没有电视剧中那样完美,尽管在收复台湾中建立奇功,但康熙皇帝乃至满朝重臣对他都颇有微词。
邬思道在《雍》剧中,是作为康熙帝王心术的解读者存在的,他的一切谋略是借助康熙的心思顺势而为的;而姚启圣在《康》剧中是康熙帝王心术成熟过程中,遇到的新课题。 (苏廷石,老戏骨,《侠客行》中的丁春秋)先说《康》剧中,姚启圣之前的那些人精们。
周培公和姚启圣都是康熙身边最忠诚、也是最重要的存在,他们为康熙、为国家付出了太多太多。周培公才华横溢、一生为国,就连被贬到偏远的寒冷之地,他也依然忠诚于皇上,并在临终前,献上了历经10年绘制的《皇舆全览图》。而姚启圣则是经过了周培公的提点,才得以在朝廷上做事。
康熙年间收复台湾的功臣姚启圣的功劳,被施琅这些人用卑鄙的手段给掩盖了,实际上康熙并非不知道。之所以抬高施琅,贬斥姚启圣,是康熙权衡整个政治格局,作出的一个政治决定。1681年康熙二十年四月,左都御史徐元文上疏参劾姚启圣。徐元文是康熙身边的“红人”,很得恩宠。